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雄哥小唱》過去並無「棄保」,這次或有「棄保」

優傳媒/ 2023.12.24 04:03

台灣已進入「憲政初步」,你和我可以決定政權。唯仍有相當數量者仍存「人治」思想,自甘為某人的鐵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主人,是要選擇能夠開到「和平大橋」的司機,要選承諾開到的能力,而不是一定必須是誰。(圖/取自網路)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

 

「棄保」誤會的來源:認為別人都很容易改變,很容易被騙;而沒有自覺,自己很不容易改變,且堅信自己不會被騙。

 

「棄保」如果定義為「有候選人甲乙丙3人,選民最支持甲,但認為甲不會當選,而在最後關頭改投乙,以避免丙當選。」就是「棄甲保乙」。或許有個別選民如此,但並無實證資料,證明曾經發生有影響規模,譬如2.5% 以上的選民會有此行為。

 

而「選民會改變」「選民未決定」「選民已決定但不直接說」,可能會被誤認為「棄保」。

 

「選民可改變」的實證參數是「8個月」,「藍白合」的認知超過8個月,而在最後破局。部分選民可能被迫必須「棄保」,但是否能夠達到改變選舉結果的程度?尚待觀察。

 

「棄保」一詞最早出於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傳說棄了黃大洲、保了陳水扁。而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傳說棄了姚文智、保了柯文哲,被稱最成功的「棄保」。

(圖/取自網路)

 

以上都是論者的猜測。

 

這2屆我都有做實證研究。

 

若是隨機/等機率樣本,其中「等機率」的意思包括不得更換樣本,樣本戶1500、樣本人數3000以上。當訪問到「可推論參數」,即65% 以上,各候選人的得票率就已經穩定,接近直線。40年來選舉,除了一次以外,選舉結果和選前8周完全相同。亦即很難改變的參數是8周。

 

坊間民調曲線上下兵乓叫(台語),其實都是誤差的干擾。

 

1994年還沒有限制「投票日前十日起不得發布民意調查」的法律,我從年初到選前1天公布的民調,黃大洲落始終落後,沒什麼「棄保」。

 

2018年一位政壇極少數瞭解科學原理的政治高層,請我協助丁守中作民調分析。丁守中是資深人物,形象固定;而柯文哲特色明顯,形象也已定形,我發現早在2月份,2人的得票就已經呈現直線,就是「丁守中將輸柯文哲2%以內」。我和丁守中一對一討論3次,丁守中和善客氣,堅信他自己的內參民調會大勝,不擬調整競選策略。選舉結果和我最後7月底向他的報告完全相同,「丁守中輸柯文哲2%以內」,是早就形成的結構,也沒什麼「棄保」。

 

「藍白合」的基礎概念「在野大聯盟」,首由民眾黨在2020年立委選舉後提出。朱立倫在今(2023)年4月正式提案。醞釀期間超過「選民可改變」參數8個月。

 

任何單一坊間民調均不宜推論,但集合所有非作假、樣本分散性高的坊間民調,還是可以由「統合分析」觀察出大致趨勢,可以發現存在相當數量「認同藍白合」的選民。

 

雖然在過去極少數的例子中,曾經實證發現「一加一必小於二」,但仍會小幅超越以意識型態為主選民的賴清德。

 

「藍白合」破局後,認同藍白合的選民被迫必須選邊,也就是改變投票對象,形成廣義的「棄保」。

 

優先的可能,就是各選民回歸原始的認同。由於投意識型態的選民多於投候選人形象的選民,只要淪為純意識型態對決,賴清德,或是一個西瓜,就可以躺著等待當選。

 

不過,坊間民調的「加權扭曲」,把實質沒有那麽熱衷選舉的年輕人影響力過於擴張,讓柯文哲誤以為他的選票來於年輕人。我的研究,發現柯文哲的支持中堅,實為知識分子。

 

我做了個小型的流量分析,因為「藍白合」由期望變鬧劇拖得很長,發現部分知識分子有對柯文哲失望的現象。不過研究規模不足,無法預測是否能夠達到改變選舉結果的程度。

 

有35%的選民對投票並沒有興趣,但其中最多有15%會因總統選舉或重大爭議而投票,這些人並沒有「棄」誰,但可能因衝動而「保」誰。也就是史上唯一8周內改變結果的2004總統選舉。

 

有25%~35% 的「可變、搖擺」選民,依據候選人形象、或媒體塑造的形象而投票。這些人對經過「競合程序」而產生的候選人,較會穩定支持。

 

所以,我多次呼籲,藍白雙方共同舉辦「在野聯盟/盟友網路投票」,經由網路登錄、公告、認證、投票,讓願意公開站出來的選民決定合作方式。這項實驗也可以作為未來「公辦初選」並作為「政黨票」的依據,亦具改革意義。可惜,并未實現。

 

台灣已進入「憲政初步」,你和我可以決定政權。唯仍有相當數量者仍存「人治」思想,自甘為某人的鐵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主人,是要選擇能夠開到「和平大橋」的司機,要選承諾開到的能力,而不是一定必須是誰。

 

台灣現況也如「所羅門的審判」,台灣未來希望的男嬰有被劈開撕裂之虞,但各候選人也沒有「真媽媽」願意退讓,或至少合議一個競合程序。

 

如果最後選出一個西瓜當總統,也是當前公民文化素質的共同結果。

 

●參考連結

本文牽涉一些民調專業觀念,敬請參考以下科普資訊。

民調帶風向 選民要擦亮眼: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30601-xMFN

假民調的定義與來源:

https://tstm.tw/Article/Detail/3147

假民調的防治與超越:

https://tstm.tw/Article/Detail/3148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網站:https://txwu.neocities.org/

電郵:[email protected]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