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東華大學人社院深耕計畫之在地社會實踐課程:「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成果發表

中央社/ 2023.12.18 16:1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18 16:16:50)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在地社會實踐課程,由中國語文學系劉慧珍教授協同瑞士大聖伯納修會(Congrégation du Grand-Saint-Bernard)在臺分會會長、新城天主堂本堂戴宏基神父(Fr. Renè Gabriel Deleze)共同開設「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課程。課程以專家學者演講、二次駐地學習及課後分組研究發表學習成果完成。

9月15日由太魯閣地景與文史學者金尚德老師演講,回顧百年太魯閣開發歷史,精彩的演講留下滿堂震撼與感動,讓同學很快掌握太魯閣地景的歷史核心精神,準備在壯闊太魯閣開始人文探索。9月22-23日第一次駐地學習,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林道和小徑,踏查原住民族生活環境,以及太魯閣戰役到中橫公路開發遺留的史蹟,夜宿天祥天主堂沈浸領受。面對百年時移世異,瞭解當今原住民族生活困境與現代化難題,並連結瑞士大聖伯納會10位神父在此傳教70年的生活,分享原住民族對於山的智慧和瑞士神父對於山的感情,洞悉阿爾卑斯山到中央山脈的文化交流及珍貴的國際友誼。

10月13-14日第二次駐地學習,在新城神社舊址古蹟所在地新城天主堂實施。1964年由瑞士大聖伯納會以花蓮教區名義買下當時廢墟的舊址,從1959年建大聖伯納會院,1966年建新城天主堂,神社舊址在2005年申請登錄古蹟。目前的神社舊址上,起自1896年新城事件到1914年太魯閣戰役、再到1937年新城神社,承載了族群競爭與殖民政治主體之間一連串事件,戰爭到統一,以及轉換成今日臺灣之紀念碑群、宗教遺址和史觀開放內容,包括太魯閣弔魂碑、(日)殉難將士瘞骨碑、(日)監視哨殉難紀念碑、新城神社、圓滿寺、衫山和尚廟、稻荷神社等。再加上現在瑞士傳教士改造日式鳥居等保護古蹟的努力及「伯多祿的船」帶來的新宗教意義,對照臺灣人對於「諾亞方舟在日本神社裡」文化保存與交流的歷史多義性的敬佩和讚賞。

戴宏基神父來臺47年,之前大聖伯納會共10位神父在此傳教和原住民族共同生活,神父學者性格,在70年來經驗與觀察,以獨立於政治外的眼光記錄太魯閣生活與教友歷史,以法文發表在大聖伯納會傳教雜誌,十多年前由劉慧珍教授協助,開始整理資料成為中文論述。學生在駐地課程中接受古蹟第一次公佈的資料並實地考究、透過太魯閣部落踏察、耆老座談會等活動,深入太魯閣與臺灣歷史及外國教會保存的重要文物,過程豐富且令人驚喜振奮。

夜宿新城天主堂舊靈醫會修女行醫所在會館,隔天圍在新城天主堂空地篝火旁,分享神父和耆老與年青獵人的親身經驗及文化智慧,讓同學感受到走出校園學習與活著的歷史、土地直接對話,體會族群和平共處的聖地意義,以及新城天主堂的宗教信念:「求天上的神帶領人和平共處,找尋幸福生活」的靈氣。

12月8日在東華大學人社二館院特色展示空間舉行成果發表會,同學們分別以靜態與動態的方式分享在課程中的收穫。呂紹玄與林書緯以線上的故事地圖大抵還原出金尚德老師與戴神父口述中的太魯閣戰役,重現日軍與原住民族在花東地區行軍的路線,將這段歷史軌跡以不朽的方式保存。楊莉萍創作了字數長達9,000字的文學作品「山喃」,以誠懇深摯的口吻分享了真實的內心,細膩地紀錄下實地走訪中被觸動的情思感悟。張敬來、羅宇宸、陳科良在課程中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宗教議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以原始的基督教作為起點,從歷史探討基督宗教的分裂,並與身為聖經學家的戴神父討論相關的宗教觀念。

李彥強透過專業的拍攝手法與運鏡,以紀錄片的形式紀念了2023年的新城天主堂,在他的鏡頭中,新城天主堂除了神聖莊嚴,也展現了活潑、可愛與迷人的樣貌。張立煜、高軒詣、洪偉誌在網頁地圖上標記了課程中走訪太魯閣的足跡,並搭配美好的風景照,為這段旅程留下意義深刻的記憶地圖。張聖笠、蔡林柏森、陳墨以新城天主堂的歷史為發想,製作了一套夢幻的組燈—「點亮新城天主堂的歷史」。燈具上繪出新城天主堂從過去到現在建築與古物的沿革,與教堂的彩色玻璃相互呼應;中心燃燒的蠟燭,象徵著溫暖的烤火與光明,並由戴神父親自點燃,安慰漫長歷史中,縈繞在土地上的靈魂。

此次學習成果,從太魯閣與立霧溪的開發歷史作為起點,同學們親身感受山林、走訪原住民族部落居地,到探查新城古蹟與聆聽瑞士大聖伯納會的耕耘奉獻,接連的課程讓同學們領略到大自然與人文歷史的厚度、原住民族的生活態度與土地的豐富滋養,以及古蹟的重要性和維護的困難。在參與了在地社會的實踐課程後,除了努力得到的成長,也達到「宗教與在地」課程的真正意義,

感受到如何使歷史再被照亮的責任,付出個人微薄心力並願意在心裡種下重要古蹟維護的種子。

太魯閣耆老與獵人分享會。

成果發表會-劉慧珍老師講評。

成果發表會歷史組燈之作品。

金尚德老師「太魯閣百年開發的記憶」演講。

新城天主堂團體合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