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周力行專訪)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日前獲《康健》雜誌評選為「2023年度好醫生」,對此,蔡局長認為除了個人的榮耀,他要歸功於團隊;更感謝三總、軍醫同仁和國防部的支持。「至少我們沒有愧對職責,也對得起國家栽培」,這是他對好醫生的定義。 蔡局長專長為心臟移植、心室輔助器植入和跳動式冠狀動脈繞道等高難度手術。他說明,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一般標準做法就是走體外循環,但這個方法第一會引起發炎反應,第二個問題就是心臟停太久心肌會缺氧,不停跳的手術,心臟的損傷、引起的副作用就會大幅的降低。 「心臟的血管不大,大概就是0.3到0.5公分,所以其實如果心臟不停下來,在那邊跳,你戴個2到3倍的放大鏡,很快眼睛就會花掉」,對於手術的困難度,蔡局長說,不只醫生速度要快,護理師、助手、麻醉師都要配合得上,是高度的團隊技術。蔡局長強調,成熟的心臟外科醫生要根據病人的年紀,病況來決定手術的方法,病人才能夠恢復得快,死亡率跟副作用才能夠減少。 另外,蔡局長任內成立「三總心室輔助器亞太卓越中心」,是國內心室輔助器植入手術的權威。蔡局長表示,國人常聽到的葉克膜,只能支撐心臟功能的六成到八成左右,但心室輔助器卻可以完全取代心臟功能;他舉例,比較嚴重的心因性休克病人,葉克膜大概救四成的病人,剩下的六成,因為現在有心室輔助器,又可以用心室輔助器再救其中的四成。 蔡局長回憶,民國103年4月有位55歲的婦人她的心臟在右邊,出現機率大約十萬分之一,「但捐贈者幾乎都是在左邊,所以就是一個很困難的地方」,血管如何架接、心臟該以怎樣的角度植入,「就像在做一個藝術品」。他說,當心臟剛「種」完,開始灌滿血跳起來的時候,看見每條血管都沒有打摺、壓迫,心臟也鼓得很漂亮、跳得很好,最後病人能夠順利出院,也存活很久,「這個是我一輩子算蠻印象深刻的」。蔡局長提到,根據他們查閱文獻,那是亞洲首例,也是世界第二例成功。 蔡局長帶領三總心臟移植團隊迄今超過241例手術,可謂國內在該領域的翹楚。對於如何率領團隊走向頂尖,蔡局長表示,他認為整個科的團隊,最重要的就是領導者應該建立正向的文化,除了同仁間和諧的相處,也要注重規劃部屬的未來,帶領他們成熟、指引臨床研究,「讓小老弟能夠慢慢成熟、成長,在各個面向都能夠更茁壯,然後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舞台」。 具有軍人和醫生雙重身分的蔡局長,念念不忘的是離島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蔡局長表示,從他擔任三總副院長起,三總澎湖分院從100年到112年的12年間,添購了許多高單價裝備,投入許多人力、物力到澎湖,但畢竟主治醫師年輕,只能做中、小型手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蔡局長就訂定了「病人不動醫生動」的政策,他說,「只要大手術要做,我們的人就會過去,所以澎湖現在真的是離島醫療的典範,幾乎什麼手術都可以做」。 關於「離島醫療在地化」政策的推行,蔡局長認為,從醫生的角度而言,扶助弱勢是應當要做的事,在軍人的角度而言,配合國家政策則是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