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雖然政府全力打詐,但投資詐騙案件數仍不斷增長。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截至11月底,今(2023)年詐騙廣告通報量達1萬5,511件,光是11月就暴增4,491件;民眾投資詐騙陳情案前11月也攀升到710件,不但超過去(2022)年全年的636件,也改寫近5年新高。
金管會在今年與Facebook、Google兩大平台建立投資詐騙廣告通報機制,達成針對相關廣告採取「政府通報、快速下架」的做法,截至11月底,金管會及證券周邊單位通報的投資詐騙廣告,共有1萬5,511件,且11月單月就通報4,491件。研判台股攻上萬七,不法集團也想趁虛而入,導致投資詐騙廣告大增。
同時,金管會證期局統計,今年1~11月接獲民眾的投資詐騙陳情案已有710件,為近5年來最多,預估全年陳情總數可能來到800件。投資詐騙廣告通報量與民眾陳情詐騙案雙創新高,顯見國內詐騙情況未明顯改善,但陳情案增加,另一層面也代表民眾對詐騙警覺心提高。
面對居高不下的金融詐騙案件數量,金管會示警4種投資詐術常見態樣。第1是冒名金融業者,例如假冒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簡訊招攬民眾加入LINE群組,或假冒財經名人成立群組,鼓吹投資特定商品或下載特定App。
第2是透過電話、簡訊及LINE群組勸誘買股,包括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誘使民眾投資港股或台股,或以電話推薦飆股、以簡訊夾帶網路連結,誘導民眾點選連結及加入網路群組。
第3是推薦民眾安裝假投資平台App,號稱可協助搶漲停股票並保證獲利,當投資人先在平台操作買到漲停股票並有小額獲利後,接著要求繼續加碼匯款,直到受害人發現無法提領獲利才知受騙。第4是宣稱虛擬貨幣交易具有高收益,或先以提供飆股方式,逐步勸誘民眾投資虛擬貨幣。
另外,行動支付也成為不肖人士鎖定的目標,聯卡中心與Visa於今(13)日舉辦「2023支付科技安全高峰會」,強調支付科技帶來便利和效益,但詐欺也因此而生,加上近年網路購物盛行,網路盜刷類型成為大宗。國內發卡機構向聯卡中心通報的信用卡詐欺類型當中,非面對面交易詐欺風險比例,從2020年起連續4年超過95%,發生場景主要集中在跨境電子商務特店。
對此,聯卡中心已推動相關措施因應,包含提供3DS認證服務,規畫FIDO生物識別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並將建立發卡風控系統的風險評分機制,提供每筆授權交易即時的風險預測值,以評估交易風險,協助發卡機構提升風險控管成效。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