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國戰會論壇/民進黨選舉策略–抗中牌與認知作戰的雙重變奏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3.12.15 09:39
民進黨的選戰策略–「抗中牌」與「認知作戰」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民進黨的選戰策略簡單來說,就只有「抗中牌」與「認知作戰」兩項雙重變奏。

「抗中牌」就是要製造「紅色恐慌」,「認知作戰」就是要在選民的腦袋裡植入「認知病毒」,兩者相互作用在選戰中就能無往不利。

「抗中牌」是一種共產主義的圖騰,卻被轉化成另一種「紅色恐慌」,過去曾影響美國人民對蘇聯共產主義的認知,讓美國人民認為實行共產主義的國家只會想要戰爭,不想和平。民進黨再把這種「紅色恐慌」,以「抗中保台」的口號操控人民,讓台灣人民也相信依靠中國只會帶來戰爭,不會有和平。

壹、民進黨製造「紅色恐慌」

至於「紅色恐慌」的起源,主要是指一次大戰以後在美國興起的反左風潮,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經常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延續至1920年代,「紅色恐慌」受到當時歐洲的影響,美國人認為工人階級與社會主義者,可能在美國內部爆發政治激進主義或革命運動。

第二階段是指開始於1947年,並幾乎貫穿全部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恐慌來自於美國國內外共產主義者,對美國社會的影響以及對聯邦政府的間諜行為。因此美國政府制定形形色色的反共政策,使國民接受了國家安全與反共密不可分的思想觀念。而此觀念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發起的「麥卡錫主義」有密切的關係。

而近來美國又興起第三階段的「紅色恐慌」,苗頭則完全轉向中國。

第三階段的「紅色恐慌」主要是起源於川普時期,在美中地緣政治緊張與經濟競爭日益加劇之下,美國想方設法維持自己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並抵抗中國崛起,這似乎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美中兩國競爭趨於白熱化,部分專家擔憂美中可能落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亦即新興強國威脅現有強國地位時,雙方最終可能爆發戰爭衝突。

「修昔底德陷阱」是由哈佛大學戰略問題專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著作「注定一戰?」裡提出一個概念,用以描述美中的潛在衝突,並指出過去歷史上兩強相爭的16起實際案例裡,共有12起爆發戰爭,他提問美中是否能打破此惡性循環的規律。這項理論雖不乏爭議,卻有助於理解美中競爭背後戰略思維。

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中,民進黨在2019年蔡英文尋求第二任連任時期,開始提出「抗中保台」策略,並透過修改「國安五法」與制定「反滲透法」,配合香港反送中行動,成功在台灣內部營造出具有「亡國感」意涵的「紅色恐慌」迷思,也讓蔡英文在民心向背之下,還能在2020年連任選戰中獲得史上最高的817萬張選票。

貳、民進黨操作認知作戰

2019年5月2日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台灣國家安全局、大陸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就「中國大陸假訊息心戰之因應對策」進行專案報告,報告內容指稱,中國正依循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的模式,對台灣的民主開放社會進行「認知作戰」。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於連任的就職演說中提及,國家安全的國防事務改革中有三個重要的方向,而其中一個重要方向便是要對「網路戰(Cyber Warfare)」、「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與「超限戰(Unrestricted Warfare)」所帶來的威脅加強提升安全警覺及意識,並且認為台灣正與中國進行認知戰的交鋒。

其實,自民進黨2016年重新執政以來,隨著兩岸關係緊張情勢與台灣政治社會的變化,「認知戰」議題在台灣被炒作得甚囂塵上,特別是民進黨以側翼及網軍對台灣人民進行認知作戰,除了頻發攻擊性與恫嚇性梗圖外,也有以精短文字來發貼文,同時通過黨政系統與親綠媒體,民進黨一再指稱中國是製造假新聞與認知作戰的危害者,如此綿密訊息網絡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尤其是民進黨在完全掌控台灣政權之下,2020年以後更是利用新冠疫情大爆發,繼續營造台灣面對中國的危機感。

而「認知戰」是一種「認知空間作戰」又被稱為「認知域作戰」或「制腦作戰」,在軍事領域上屬於「資訊戰爭」中的一環,而在政治事務與公共政策領域中又同時存在於政治心理、政治傳播、政治公關與民意研究的範疇。在認知空間中所使用的「武器」是精神意念,亦即所謂的「認同」,凡是精神意念、價值可以傳遞到的場域、空間,都可以作為認知作戰的「戰場」。

早在1990 年代美國蘭德公司的兩位學者阿奎拉(John Arquilla)與倫菲爾德(David Ronfeldt)在研究新興網路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時,即已預見網路戰的發生,他們主張未來的衝突不再僅靠強大的實體武裝力量來獲取勝利,而是憑藉網路資訊的可得性和操縱手段,試圖擾亂、破壞或修改目標群眾所認知到的自己與周遭的世界,同時伴隨公共外交舉措、宣傳戰和心理戰、政治與文化顛覆、對媒體的欺瞞或干擾等作為,是一種全新的衝突形式與橫跨各個領域的「新戰爭」型態。

同時,阿奎拉與倫菲爾德還提出一個「新腦皮層戰爭」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義是指「在不破壞敵方組織的同時,通過影響,甚至調整敵方領導者的意識、理解力和意志…,從而設法控制和塑造敵方組織的行動」。另外,「新腦皮層戰爭」也是在向敵方領導人,灌輸那些精心設計的感知和認知的資料,從而對他的謀劃和判斷能力加以限制和控制,或以假情報迷惑對方。

這種「新腦皮層戰爭」被認為在資訊時代可以結合科技與意志的一種戰法,打破以往「唯武器論」和「唯意志論」的戰爭論辯。為了使科技與意志能結合做到合理的解釋,阿奎拉與倫菲爾德還又提出「心靈政治」與「認知管理」這兩個概念。

「心靈政治」是把「網路共同體」和「語言共同體」兩者合而為一。「網路共同體」是以資訊為主導的場域;「語言共同體」是以表述為內容。將資訊和語言結合成為一個作戰體系,就可以形成「輿論戰」的最大效用。當「輿論戰」能在作戰中產生效用,只要利用傳播理論中的「子彈理論」,不斷的散播有利己方的訊息給對方,就能產生新的「心靈政治」,達到認知作戰的目的。

事實上,在「心靈政治」的轉化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認知病毒」,它就像生物界的「生物病毒」,網路界的「電腦病毒」一樣,都會對人類社會生活中產生干擾的活動。所以「認知病毒」可以改變人們的「心靈政治」,進而轉向去認知不同的事務。

參、民進黨怎麼操作「認知作戰

民進黨操作「認知作戰」就是把中國作為一個圖騰,或是一種標靶,再以射飛鏢的方式,只要跟中國有關的人事地物,都可以當成標靶的紅心。其中主要的操作方式,主要可以歸類出以下幾項:

  • 軍事威脅:民進黨會放大解放軍的實力,並以國軍需要完成主力戰艦為由,力推「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的成就。但是有時也會誇大台灣國防的改革緩慢,所以需要美國軍售台灣彌補不足。

台灣的軍事弱點:強調目前台灣民間的力量偏弱,尚未能造成對中國武力攻擊的壓力。所以必須由體制內改革,搭配民間已經建立起相當能量的作用,如黑熊學院,一起創造軍民合作的反解放軍攻擊的行為。

  • 網路戰:強調中國駭客的能力高於世界水準,台灣資安要完全依靠政府不可能應對中國駭客,必須推給全民。尤其是台灣民眾對於資安的不設防程度過高,政府只能不斷宣導防範。必要時必須立法反制,但在執行時容易被抓到把柄,這一點還沒有解決方式。
  • 外交戰:台灣邦交國被挖走已經勢不可擋,能做的就只剩非官方關係,民進黨政府只能以擴大宣傳「台灣的處境」艱難作為反制。根據最近研究,外交戰比較能夠撐住,不過國際社會會當台灣的盟友,不是因為多「認識台灣」,而是因為「認清中國」,要靠更多民間白手套串連更多盟友,強化全世界「認識中國」的負面印象。
  • 經濟戰:目前台灣地方經濟與中國的經濟依存度過高,中國繞道投資又太多,對中資的審查嚴重短缺。台灣每次地方選舉中打中國牌都沒有效果,要想犯法利用大選延伸宣傳「中國統戰重點是台灣地方」,選了非綠就是把地方直接推向與中國經濟結盟的深淵。
  • 輿論戰(狹義的認知作戰):民進黨認為,台灣媒體最主要的問題是統戰不設防,代理人制度晉級,媒體被入股或變相收購。另外,粉專、社群平台也要撒下網軍策反,讓民進黨難以防堵。目前最大的麻煩是Tiktok成為主戰場,再加上在地協力者過多,難以防範。
  • 法律戰:台灣這方面研究的人員還是太少,應對超級不足。目前民進黨政府已考慮直接從體制內快速下手,但需要搭配學者進行研究,在短期內還是可以依靠五眼聯盟協助。

肆、結論

2023年12月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台北競選總部造勢活動上提出批評,藍白共同喊出重啟服貿,都想讓台灣走回依賴中國的老路,國民黨甚至提出要開放大量中國學生來台就業,賠上台灣青年的未來,在野黨以放棄主權、犧牲經濟自主、忍受社會衝擊的方式,絕對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所以絕對不能夠把國家交給這群人,「藍白合」的紛擾只有政治算計跟依賴中國,大家敢把國家交給他們嗎?

在這場造勢活動中,賴清德整場演說都是針對藍白打出的「抗中牌」進行批評,他根本不需要提出什麼政見,綠營群眾就會為之瘋狂。所以用「抗中牌」掀起「紅色恐慌」,再加上多年來民進黨善用的「認知作戰」,民進黨自以為在選戰中就可以無往不利,讓藍營也難以破解。因此,如何突破民進黨這項已經變成老梗的選舉戰略,就可以翻轉台灣政權,創造兩岸真正的和平。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洞傳媒》國戰會論壇、《獨家報導》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集團立場※


更多《獨家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