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腸道菌與失智症有關? 研究稱與丁酸菌、瘤胃球菌有關
成人體內約有100萬億細菌,其中高達8至9成存活於腸道內,腸道菌群的細菌細目與人體細胞相差無幾。近年來,腸道菌群對於調節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已逐漸明瞭,亦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與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包括重度焦慮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巴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有關。
一項公佈於2023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的研究更指出,腸道菌群失衡與B-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有關,而B-澱粉樣蛋白是失智症最重要的生物標記之一。該研究收集140名認知功能正常的中年人(平均年齡為56歲)參與試驗,進行腸道微生物組合與大腦B-澱粉樣蛋白之間的分析,結果顯示,腸道中具有抗發炎效益的丁酸菌、瘤胃球菌(Rg)偏低與較高的B-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聚集有顯著關聯。
益生菌不足增加腸道通透性? 有毒物質流經大腦
腸道中的丁酸菌、瘤胃球菌能產生丁酸鹽,被認為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研究團隊表示,這項分析證明了人體的腸道與大腦之間的確有具體聯繫,部份功能已被識別的微菌叢菌株的減少,可能會增加腸道通透性(腸漏),讓更多有毒物質經過代謝後影響大腦,最終造成B-澱粉樣蛋白與Tau蛋白的沉積。
《阿茲海默症協會》科學互動部主任Percy
Griffin
評論指出,這項研究之所以值得注目,是試圖追蹤、定義哪些特定腸道細菌與失智症風險最相關。目前阿茲海默症協會正在進行為期2年的臨床實驗,瞭解早期行為干預是否有助於改變腸道微菌叢生態與腸道細菌變化,最終影響大腦健康。持續探究消化系統與長期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關聯,有望增加未來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的契機。
益生菌存活需要健康腸道 益生元與纖維攝取不可少
腸道健康及補充益生菌的重要性已漸為人所知,然而,即便攝取大量益生菌,仍需要具備適合腸道菌定殖的腸道環境,才能促進健康。專家建議平時應避免高油脂飲食、高糖份、油炸食品及過量肉類等飲食型態。
反之,益生菌需要足夠的益生元以及纖維,日常生活中優質益生元來源包括豆類、全穀類、香蕉、洋蔥等,而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纖維,均衡攝取相關營養才能提升腸道益生菌存活,建構良好腸道菌叢。
資料來源:
Feed your gut -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腸道菌群在神經精神科疾病的致病機制:兼論益生菌在腸腦軸的角色》
The gut microbiome in Alzheimer’s disease: what we know and what remains to be explored
CONSTIPATION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GING AND DECLINE Plus, Gut Bacteria Linked to Alzheimer’s Biomarkers, Dementia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