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赤腳醫生的合影照/賈方團

台灣好報/ 2023.12.04 13:57

賈方團

上世紀70年代,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赤腳醫生”這個特定稱謂。老家的鏡框中珍藏著一張泛黃的合影照片,主人公就是一群赤腳醫生。

這張泛黃的老照片,拍攝於1977年5月份。那時我才五歲。印象中一直記得這張照片。多年來始終存放在家裏的鏡框中,伴我度過了童年的美好時光。當時我的父親賈廣愛擔任棗莊市齊村區半湖公社衛生院院長,為迎接上級檢查,動員各大隊的赤腳醫生們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最後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順利通過了上級考核。為了褒獎全體人員,父親就帶領大家步行十餘公里,來到棗莊城裏北馬路一家照相館,拍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照片。照片中的大多數人物都處在風華正茂的年齡,他們白天參加生產隊勞動,許多人要赤著腳,荷鋤扶犁耕地種田,夜晚還要挑燈自學醫學知識,赤腳醫生名稱由此而來。由於當時國家貧窮落後,醫療設備十分簡陋。除了一個藥箱,幾片普通的藥片,一支針筒,幾塊紗布,別的就少得可憐。儘管難苦,但那時的赤腳醫生,還是盡職盡責,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為群眾治病時使用傳統的銀針及上山採制的中草藥,西藥片劑很稀缺,故不太常用,只有遇到病情較重的患者才緊急打上一小針。如果聽說誰得病掛了吊針,大家就會議論紛紛,驚慌失措,猜測是否患了啥急症。親戚鄰居們就會買些油條、燒餅、點心之類的東西前去探望。

20世紀80年代後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導致合作醫療制度瓦解,“赤腳醫生”也因此失去了政治與經濟的依託,部分轉變為個體開業者。1985 年,衛生部宣佈取消“赤腳醫生”的名稱,經考核合格者轉為鄉村醫生。赤腳醫生完成了國家賦予的重任,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一晃37年過去了。我也由天真爛漫的無知少年成長為一名主治醫師,和照片中的人物又成了同行。時過境遷,照片中的人物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令我久久不能釋懷。

尋找答案的機會終於來了。2014年夏天,山東省衛生計生委專門下發檔,對曾經或正在從事鄉醫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摸底、統計上報。巧合的是,醫院院長安排由我來具體負責全鎮鄉醫調查摸底工作,照片中的17名老赤腳醫生都屬於此次摸底統計範圍。通過捎口信、打電話等方式進行宣傳告知,他們不約而同來到衛生院參加填表登記。於是,也就提供了和照片中所有人物重逢的機會。

通過詳細訪談得知,照片中的赤腳醫生,已有幾人因病去世,如今還有14人健在,年齡最大者已年逾90歲高齡。目前仍有三人奮戰在鄉醫崗位上。由於各種原因,他們中的大多數後來都改行務農、做工。當年的黃毛丫頭們也都遠嫁他鄉,如今都當上了奶奶。毛頭小夥子們也都年近花甲,兩鬢斑白,有的已屆古稀之年,子孫繞膝,正安享天倫之樂。看到一張張既熟悉又朦朧的笑臉,聽著他們講述過去一件件艱苦而又有趣的往事,我的雙眼有些模糊了。摸底工作驗證老鄉醫身份時需要提供人證、書證、物證,人證、書證比較容易辦到,而提供物證才是最關鍵的環節,但大多數老鄉醫都已找不到原始證件。於是乎這張事關11名老鄉醫命運的工作合影就顯得彌足珍貴,有了它,無需多言,只需用手指出當年合影照中的自己,就完全可以證明鄉醫身份了。特別是對於幾位遠嫁外區縣的女鄉醫來說,這張老照片簡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目前,這些鄉醫已經每月按時領到了退休補助待遇。而這張老照片見證了赤腳醫生治病救人的那段光榮歷史,喚起了我對“赤腳醫生”的深情回憶。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赤腳醫生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黨和國家沒有忘卻他們,人民群眾更沒有忘記。默默奉獻的老鄉醫們得到了來自國家及社會上的各種關愛,其社會地位、勞動保障及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提升、改善。從事鄉醫工作平凡而又偉大,他們為此感到無怨無悔。(圖:賈方團提供)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