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致敬臺灣經濟奇蹟背後的無名英雄!《被遺忘的》見證難以抹滅的傷痛

觀傳媒/ 2023.11.30 20:39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有些回憶太深刻,永遠像是昨日發生。河床劇團2021年首登臺北國家戲劇院的重磅鉅作《被遺忘的》,帶領觀眾走進一段歷史記憶,見證當年北臺灣礦災發生時難以抹滅的傷痛。劇中結合了舞蹈、歌劇、影像、馬戲、雕塑等形式,舞台再現40年前的北臺灣礦坑,塑造出當年坑道裡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觀眾將身臨其境、一步步抵達礦坑深處,體驗面對災難與未知的幽微情緒。河床劇團創團25年來首度到臺中,12月2、3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演出。

「《被遺忘的》劇中支撐坑道的木頭垮了、石頭砸下來、人倒下去,大家可能不清楚,但那就是我們的親身經驗,看了眼淚都流下來。」今年80歲的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也是《被遺忘的》的田調受訪者,他從14歲就進礦坑工作,「我的阿公、爸爸的6個兄弟都在礦坑工作,初中二年級那年爸爸工作受傷需要休養2年,為了分擔家計,我輟學和媽媽一起進礦坑,在高溫、高濕度的惡劣環境中工作;媽媽生弟弟的那天,白天都還在挖礦。」

「以前礦工被層層剝削,死一個礦工就像死一條狗一樣,所以看到《被遺忘的》中的壞老闆,真的很想衝上台打他。」周朝南說,礦災發生時,大家就算休假也衝回來搶救,他親眼見過頭斷掉的、屍體腐爛的,一次死幾十個人的慘況,「礦工救礦工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因為今天我不捨身救你,明天誰來救我,那種兄弟情不是外面的人可以體會的!」

周朝南說,猴硐的礦業1970年代發展興盛,光是礦工就有1600多人,整個聚落住了1、2萬人,1984年的3場礦災意外,讓臺灣的礦業迅速衰敗、終至結束。煤礦長在地底下,是用礦工的生命鮮血換來的,臺灣的煤炭支撐了國防、經濟、交通、民生,但礦工的努力卻幾乎都被遺忘了。

 「1984年我還在美國念高中,參加舞會、去游泳池,但對那些礦工來講,提到1984年眼裡馬上都是淚水,好像這40年不存在,馬上就回到那個時刻。」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說,這些歷史沒有消失,仍在那些礦工的記憶、身體裡面,《被遺忘的》想把這些被遺忘的人生找回來,和觀眾一起去面對它。

「許多觀眾看完臺北首演都落淚,他們從來沒有面對過臺灣這段歷史,在臺灣經濟奇蹟背後的故事。」郭文泰說,礦工每天坐礦車一個小時才能到達工作的地方,長達十幾二十年在狹小黑暗炎熱的礦坑工作、吃飯、上廁所,單單只靠頭燈照明,當天沒有去工作,可能家人就沒飯吃;1984年到現在,我們一樣為了所愛的人工作、犧牲,希望透過沒有對白、意象式的演出,讓觀眾更靠近那段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