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每5人就有1人有耳鳴,嚴重恐憂鬱症!胡皓淳醫師:揪出5大常見耳鳴的成因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3.11.23 08:00

大概不少人都經歷過耳鳴的狀況,就是明明旁邊沒人講話,或是旁邊沒有聲音,你的耳朵卻一直聽到「嗶」,或是「滋」這種聲音。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有耳鳴困擾,5%患者會因嚴重耳鳴而影響日常生活。長期耳鳴不處理,會造成患者日常生活不便之外,甚至會影響情緒,嚴重有焦慮或憂鬱症風險,以及恐導致工作人際關係的損害。

每5人就有1人有耳鳴,嚴重恐憂鬱症!胡皓淳醫師:揪出5大常見耳鳴的成因

5大常見耳鳴的成因

輔大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醫師提醒,耳鳴只是一種症狀,背後可能隱藏更嚴重的問題,以下是5大常見耳鳴的成因:

1.耳朵損傷或聽力損失:

這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耳鳴成因,當耳朵無法正確接收外部聲音時,大腦可能會產生虛假的聽覺刺激,導致耳鳴。如果長期耳鳴未改善,請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診斷治療。

2.耳垢過多:

過多的耳垢積聚在耳道內也可能會導致耳鳴。耳垢的壓迫和堵塞可能讓聽覺信號變得不穩定,產生耳鳴的感覺,當然這是相對較好處理的問題,不過,也要提醒,請不要自行用掏耳棒或是棉花棒掏耳朵,還是要請找專業醫師幫忙。

3.藥物和化學物質:

某些藥物和化學物質也可能引起耳鳴,像是某些抗生素之類的,如果長期使用,可能對耳朵的內部構造造成損傷,導致耳鳴。如果你本身是慢性病患者,發現自己藥的副作用有耳鳴,建議跟主治醫師討論是否改換其他藥物。

血管問題如高血壓或血管狹窄,也可能對耳朵供血造成影響,導致耳鳴。這些問題可能改變了耳朵內部的血流,產生耳鳴的感覺。

血管問題如高血壓或血管狹窄,也可能對耳朵供血造成影響,導致耳鳴。這些問題可能改變了耳朵內部的血流,產生耳鳴的感覺。

👉推薦閱讀:慢性耳鳴會釀憂鬱、失眠!憂鬱照護及睡眠檢測共同照護,讓患者高枕無憂

4.血管問題和血壓變化:

血管問題如高血壓或血管狹窄,也可能對耳朵供血造成影響,導致耳鳴。這些問題可能改變了耳朵內部的血流,產生耳鳴的感覺。

5.壓力和焦慮:

壓力和焦慮也可能導致耳鳴,雖然詳細機轉目前尚沒有完整的科學證據,但研究顯示,高度焦慮的人更容易出現耳鳴的症狀。胡皓淳醫師再提醒,工作很累,還是要適度休息。

【延伸閱讀】

躁鬱症分躁期和鬱期,情緒兩極間擺盪!吳宛容中醫師:6招緩解躁鬱症

記憶力衰退,如何提升腦力?王進崑教授:必吃3種食物,讓腦袋更靈光

黴漿菌肺炎是「會走路的肺炎」!高敏敏營養師:必吃5大類食物,減少發炎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3/928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