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竄紅戲劇「假面女郎」,女主角對於自己的長相極度自卑,在晚上另有網路身分戴著面具出鏡。這樣的劇情主題反映了當今社會對外貌和社交媒體的高度重視,導致一些人產生自我價值的困擾。「容貌焦慮症」又稱「醜陋恐懼症」,屬於一種精神障礙,致病原因為多重因素,包括生物學、心理、文化、家庭等。常見症狀為不滿意外貌,過度關注外貌缺陷,以致自我評價、自信較低,出現社交回避,造成陷入重度焦慮和沮喪,但它們確實代表了一種社會現象,即一些人過度依賴外界的認可和誇獎,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和焦慮。
「張老師」在近期也收到許多青少年輔導電話提到,不滿意自己的長相,不想讓自己的臉讓同學看到,只想戴上口罩不讓人看到,言語當中充滿自卑與焦慮感,青春期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到成熟階段,身體與心智狀況正急速發展,一旦外觀開始被嘲笑,比較早熟的小朋友會承受更大的壓力。疫情這幾年大家都戴著口罩,現在要拿下口罩,確實有些孩子會感到焦慮,甚至有青少年因為對外表過度在意,進而影響到人際關係及學習的狀況。
對於自己外貌感到極度不滿和焦慮,個人內在價值和建立自我認同感尤為重要,那麼該如何找尋呢? 「張老師」提供幾個小方法,包括自我接納與自愛:學會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理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並且值得被愛和尊重;建立內在價值觀:明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尋找個人興趣和愛好:發掘興趣所在,並且努力培養喜歡的技能和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建立自信,還可以感受到自我實現和成長的樂趣;避免自我比較:不要過度與他人比較自己,每個人的生活和經歷都是獨特的,學會欣賞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一味追求別人擁有;建立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建立的支持系統,從中感受到愛和關懷。但是當自己無法消化焦慮感時,可以適時向外尋求幫助,也可以撥打1980(依舊幫您)「張老師」專線,會有專業的輔導人員協助一起聊聊內心話,讓焦慮不安的情緒和想法得到釋放。
本篇文章轉載自《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