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常聽到有人說,淋巴瘤分好治的跟難治的?甚至遇到身體有無痛的腫塊,經常以為就是得了絕症,但其實是屬於淋巴瘤最常見的症狀,透過醫師解析一次弄清楚淋巴瘤病程對健康的影響。
台北榮總血液科主治醫師王浩元指出,淋巴瘤經常在身體形成無痛腫塊,最常出現於淋巴結區域(特別是頸部、腋下、腹股溝),但要再次強調,淋巴瘤能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不限於淋巴結。
淋巴瘤有分好治的跟難治的?
過去坊間有一說,淋巴瘤有分好治的跟難治的,所謂好治是指『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而難治的是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何杰金氏淋巴瘤是一種很特別的B細胞淋巴瘤,在顯微鏡的視野下,淋巴癌細胞通常只有少少幾顆,要很努力地尋找才能看到癌細胞;相反的,若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理切片,其視野所及大多是癌細胞。
在過去只有化學治療跟放射線治療的年代,何杰金氏淋巴瘤通常對治療的反應較好(相對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因此被稱作是好治的淋巴瘤。
但事實上,過去15年來淋巴瘤的治療突飛猛進,許多新穎的標靶藥物或細胞免疫治療被用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所以現在已不太恰當用好治的跟難治的去形容『何杰金氏淋巴瘤』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淋巴瘤「大 B 症狀」有哪些?
民眾可以用「燒、腫、癢、汗、咳、瘦、累」七字訣來記憶淋巴瘤的症狀,分別代表發燒、腫塊、身體癢、盜汗(夜間多汗)、咳嗽、體重減輕、異常疲勞。
醫學習慣上將發燒、盜汗、體重減輕,稱為淋巴瘤患者的『大B症狀』,患者只要有出現其中一項症狀就能稱其具有「大B症狀」。
但並不是每位淋巴瘤患者都會發生「大B症狀」,若依淋巴癌細胞的臨床特性作區分,侵略型的淋巴瘤(aggressive lymphoma)約八成會有「大B症狀」。
但和緩型的淋巴瘤(indolent lymphoma)則只有兩成會表現「大B症狀」。有些淋巴瘤的患者會抱怨身體有莫名的癢感,甚至某些特殊的淋巴瘤亞型會引起皮膚的紅斑病變或腫脹。
若淋巴瘤長在胸部縱膈腔的淋巴結,則會引起胸部壓迫,使患者產生咳嗽或呼吸困難的症狀。另外,不明原因的異常疲勞也可能是淋巴瘤在作祟。
淋巴瘤第四期還能治癒嗎?
淋巴瘤與其他固態性腫瘤(如大腸癌和乳癌)有所不同,即使是淋巴瘤第四期,仍存在治癒的可能性。以國內最常見的瀰漫性大B淋巴瘤(DLBCL)為例,即使被診斷為第四期,在台北榮總仍有近四成治癒率。
前述真實案例中的大仁哥就是一位DLBCL第四期患者,腸道散佈著淋巴瘤病灶。因此,對於任何淋巴瘤患者,臺北榮總血液科的淋巴瘤醫療團隊都秉持積極正面的態度,鼓勵患者不要一開始就放棄治療。
圖、文/謝承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