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胖瘦可以藉由腸道菌傳染? 99% 疾病都跟「微菌叢」有關

Heho健康網/王芊淩 2023.11.07 00:10

別小看腸道內的微菌,它是身體是否產生疾病關鍵因素,像是過敏、肥胖、糖尿病、癌症、憂鬱等都可能與微菌叢息息相關。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吳俊穎分析:「人類 99% 疾病都是跟微菌叢有關係,甚至覺會變胖、疾病治療效果好壞也都跟體質有密切關係。」

腸道菌也能預測疾病發生?

腸道微菌數量驚人

新聞圖片

腸道微菌叢的平衡對於個人健康有著莫大影響,一個人身上有兩萬五千個基因,但腸道內共生細菌、病毒微菌叢數量遠大於此數值,腸道微菌叢數量是基因一百倍,若以細胞數量則是十倍以上,裡面包含益生菌、中間菌、致病病原菌等,加總在一起形成腸道微菌叢。

由於菌種高、低跟特定疾病發生率有吻合性,吳俊穎說:「許多醫院、醫療診所利用檢測腸道菌相來預測慢性疾病,甚至在健檢中心已經是一個常規檢查項目。」依據菌相做為運動、飲食、睡眠的參考依據外,也讓一般民眾了解自身腸道微菌叢狀況。

而「菌腦腸軸」是重要的概念,腸道菌會間接影響大腦,進而影響到全身器官組織,吳俊穎說:「任何連想得到器官都跟腸道菌有關,包括菌心腸軸、菌肝腸軸、菌腎腸軸,這些腸道菌相會透過血液、腸道粘膜進入身體裡,影響腦部、腎臟、肝臟及身體所有的器官。」

腸胃道中的菌種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

腸道多樣性與胖瘦有高度相關

包括現代人最關注的肥胖問題,也許腸道菌密不可分!2006 年有篇經典研究,研究作者找到四對雙胞胎,正常狀況下雙胞胎胖、瘦很接近,但這四對雙胞胎有些特別胖、有些特別瘦,研究作者實驗將肥胖雙胞胎糞便移植給小鼠,小鼠也跟著變得胖的,把較瘦的糞便移植給小鼠,小鼠就變得瘦。

吳俊穎分析:「研究發現原來『胖瘦』是可以傳染,就是透過微菌本身來做傳染,研究人員後來又把兩類小鼠養在一起,結果發現腸道多樣性增加之後小鼠都變得比較瘦。」

腸道菌對於胖瘦的影響也開始運用在臨床上,去年美國開始市售一種「瘦瘦菌」,它可以調整代謝性症候群,血糖、體重得到良好控制,在美國視為一種健康食品,吳俊穎說:「這與台灣仍有差異,目前台灣的益生菌是從傳統食材裡開發,上市變成益生菌,而瘦瘦菌則是從糞便中提煉出來,但這樣的方式與台灣現行法規仍有些落差。」

如何保持良好的腸道菌相?營養師教撇步

腸道微菌叢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隨時都在改變,吃進去所有食物、做運動型態、睡眠週期、使用藥物、本身疾病狀況等,都會影響腸道微菌叢的多樣性以及功能和組成,如今已知多樣性對於人體健康維持有莫大的影響。過往有研究發現腸道菌菌相多樣性低的族群,發生疫苗突破性感染機率較高,更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證。

但該怎麼藉由飲食維持較好的腸道健康?Heho 健康營養師吳宜庭提到:「影響腸道菌因素很多,像是基因、環境、飲食、壓力、睡眠通通都是,其中『飲食』是大多民眾最容易控制跟調整。」若想要有好腸道菌相應多吃蔬果膳食纖維,避免高油、高糖壞菌喜歡的食物。

飲食習慣應把握「趨吉避凶」原則,除了保持多元以外,應多挑好菌喜歡的食物,這就是「益生元」概念,應避免加工食品,盡量從原型食物做挑選。此外,不少民眾為了腸道健康也會吃益生菌,宜庭提醒:「選擇益生菌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菌種外,吃益生菌時不能搭配熱水,否則好菌還沒到達腸胃就已經被殺死,如果過度使用抗生素,同樣會殺死腸道益菌。」

近年來更有所謂「次世代益生菌」,吳俊穎認為:「次世代益生菌會比傳統的益生菌達到更好的療效,而今年四月國外上市一種可被定義為藥物的次世代益生菌,用於治療偽膜性結腸炎,治療效果比藥物治療還要好。」

隨著醫學進步的發展,腸道微菌叢未來仍有許多應用的空間,不論是在改變身體健康、治療疾病,腸道微菌叢將有助於更加了解對臨床疾病影響,包括未來新興介入治療模式。

吳俊穎

諮詢專家: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影、賴欣平

延伸閱讀:

腸道健康關鍵在平衡!圖解益菌、壞菌三大腸道菌群

食慾失控、情緒不穩?營養師:腸道菌正在操控你的大腦!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