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2023永續行動力趨勢論壇 佛光山引領同體共生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 2023.11.01 08:34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在31日舉辦的2023永續行動力趨勢論壇上,三位產官學專家受邀分享。論壇上,佛光山中文化院長依空法師代表佛光山與台灣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簽約,委託該校進行蔬食減碳研究,包括蔬食減碳餐盒碳足跡分析以及減碳方法論建構,以此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依空法師開示,佛經提及「國土危脆」、「諸行無常」,指出人類將兩千年的世界資源消耗殆盡,因此佛光會今年主軸是共生共榮,即星雲大師所說的同體共生,宣導應要保護和與地球休戚與共。

依空法師表示,「雖然佛光山力量很微薄,但我們願意做救火的鸚鵡;雖然我們翅膀很小,但願心很大」,盼集合佛光山有限力量拋磚引玉,「如大師所言,我們要慚愧、感恩地球,然後發大願心。」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以「ESG永續治理的危機與轉機」為題分享,面對劇烈轉變,建立應變機制比環境保護或社會公益更重要,「有正確知識以及科學方法,才能真正地去改變,進一步達到共榮共好」。

童慶斌以生命周期評估,檢視食物中的碳足跡,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能源使用、資源的耗用、汙染排放等,來做全面性檢視。

童慶斌舉例,植物會行光合作用但不代表不會排碳,例如水稻在耕作過程中需要長時間浸水,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厭氣分解,排放甲烷;田間施氮肥也會排放一氧化二氮。

咖啡及巧克力雖是植物性食物,但咖啡在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肥料會產生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造成的全球暖化潛力是二氣化碳的265倍。至於巧克力,其原材料為可可豆,在印尼、象牙海岸及巴西等地,就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開墾成種植,其「改變土地用途」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僅次於牛肉。

童慶斌強調,氣候變遷會一直改變,必須對未來有推估能力,隨著時間進行動態調適,不斷應變,要有系統性的方法,產官學面向都要統一整合。台灣在因應及調適需要更加強跨部會、部門溝通、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李智仁,在「綠色金融對產業之影響」主題中表示,過去企業多追求讓股東權益最大化,即讓EPS(每股稅後盈餘)愈來愈好,但現今好的企業家不該只是關心財務指標,應是能顧及EPS同時也能落實ESG,來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

他也舉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重視企業持續發展、環境與健康評等,來呼應《人間福報》正在推動的蔬食減碳活動,即企業員工都願意蔬食、運動,而身體健康時融資比例就會非常友善,就能成為很好的誘因,讓企業在追求EPS的同時,兼顧落實ESG,是台灣未來可參考的方式。

NTT日本電信首席顧問王小惠,以「全球產業減碳趨勢」分享如何協助客戶跟廠商去做創新跟轉型,她表示,台灣許多中小型企業是身在國際大型企業的供應鏈裡面,面臨上游廠商要求,協助企業客戶回到綠色供應鏈上,保有接到訂單的競爭力,是著力的切入點。

《人間福報》總經理陳世晉也在論壇上,以「佛光山與人間福報的減碳之路」為題,分享佛光山對永續發展的不遺餘力,其中《人間福報》除了本身報導內容重視性別平等,以和平友善為出發點外;還致力推動蔬福生活網站、蔬食地圖、蔬福生活App、福報購、國際蔬食文化節、讀報教育、e起復蔬等,在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17項指標中,已達成8項目標,深受肯定。

在壓軸的交流時間,與會者提問熱烈,依空法師表示,今日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淨零和碳中和是不一樣的,他也提出大哉問:「2050年達淨零排放目標可能嗎?還是該改成2050年達碳中和?」

童慶斌回應,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趨勢,若無法達到淨零,台灣產業會有困難,「國家層級來說,政府責無旁貸。」

滿謙法師曾在歐洲弘法多年,他觀察到歐洲是從小就建立永續教育觀念,他提問:「是否能加強從教育著手,全民一起來做?」

童慶斌強調,永續教育應該置於環境教育之上,並認為台灣最大問題是系統整合,「從小學到大學在永續教育上,應該要有系統和層級的設計。」

李智仁則認為除了教育體系,可以透過如佛光山等組織,回到信仰的根做起,「從心出發,在信仰中實踐對萬物和地球的愛,透過正確的信仰觀念,孩子會懂得感恩和謙卑,在談永續上會非常有感。」

今日論壇參與者眾且相當熱烈,出席貴賓有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人間福報董事長慧屏法師、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楊政達理事長,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理事胡偉杰、綠色公益基金會戴慶華執行長,佛陀紀念館四給塔主任嚴淑萍師姑。

來源: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6496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