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關於心臟手術二三事 醫師的真心話

今健康/今健康 2023.10.30 15:36

受訪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教授

Q1: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好嗎?我該主動要求醫師做微創嗎?

每種手術都有它的優點與侷限,醫師都希望病人手術後可以快速恢復、傷口越小越好;不過,比起微創與否,醫師更重視如何依據每位病人不同的「手術風險、病況程度、病灶位置」,給予最適合的治療。

年紀較大、身體狀況特別不好的族群,可以選擇微創手術降低手術風險;但如果有多種心臟疾病的病患、或是升主動脈瘤、或是重度冠心病,複雜性瓣膜疾病,因為手術複雜度高,微創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反而增加二次手術的風險,此時,傳統開胸才是對病人最有利的選擇。

隨著醫療進步,傳統外科手術也有微創的作法,不一定像民眾想像的留下大傷口。所以,還是要考量你本身的病況,不迷信微創,與醫師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Q2:傳統開胸手術有哪些無可取代的好處?

傳統開胸手術視野清楚,可同時進行多項心臟手術,將複雜病灶處理得更完整,病人開一次刀就能解決多種心臟問題,而且術後可預期有長期較佳的效果,例如:開胸瓣膜修補-長期耐用度較好、開胸脈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仍是嚴重冠心病最佳的治療選項。

除了重大疾病,開胸還能一併處理心臟周邊的潛在風險,舉例來說,心臟病患常伴隨有「心房顫動」,易產生血栓引發中風,過去大多吃藥和心導管電燒控制,若原本就要做開胸手術的患者,此時可順便處理心房顫動,花很少的代價(手術風險)、很短的手術時間,就能帶來長期顯著的好處,大幅降低中風及心臟衰竭的風險。

Q3:心房顫動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8倍,在開胸手術過程中如何一併處理?

心房顫動會導致中風的原因,跟左心耳有關,左心耳就像是心臟的盲腸,沒有特別功能的腔室,一旦發生心房顫動時,血液會在左心耳內滯留,形成血栓,當血栓流出心臟、塞住腦部血管就是腦中風,相當危險,因此關閉左心耳就是預防中風的重要關鍵。

過去左心耳關閉手術是把它切斷後再縫合,耗費的手術時間較長,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縫合的凹凸處也可能再度堆積血栓;現在已有新的進展,可以用類似夾子的工具把左心耳直接平整地夾起來,手術方式既簡單又快速,能讓原本近10-20分鐘的時間可縮短為3分鐘內完成,且降低出血風險,是現階段安全性較高又能保有同樣效果的治療選項。

Q4:要進行瓣膜置換手術前,我要怎麼選擇人工瓣膜的材質?

瓣膜置換手術常見有二尖瓣手術及主動脈瓣手術。如果你的二尖瓣能修補,一般會以修補為主,畢竟保留自己的一定最好,除非無法修補才要置換;而主動脈瓣大部分得換掉。

目前人工瓣膜的材質概分成金屬與生物兩大類,而瓣膜就像心臟的門,只要能正常開合,就是好門。

金屬門的好處是耐用不容易壞,但因為是機械放在心臟裡容易產生血栓,所以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不過吃抗凝血劑有很多禁忌,像是飲食要注意、要定期抽血監測凝血功能、有任何侵襲性治療都必須住院,這在選擇時可以一併考量。

生物門分有各種動物材質,像是豬、牛等,好處是只需要吃三個月的抗凝血劑,等到組織生出來後就不必繼續吃;但壞處是因為是動物材質會有退化的問題,所以使用年限較短,通常依據瓣膜位置、病患狀況,大約15-20年後就必須再次動手術置換。

一般建議要依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瓣膜材質:如果是65歲以上,以目前壽命來看開第二次刀的機率低,通常建議可直接使用生物瓣膜;50歲以下則建議可採用金屬瓣膜,但若不想終身吃抗凝血劑,也只能選擇生物瓣膜了。

Q5:心臟手術風險高,我應該要做哪些功課讓效果符合預期?

基本上最重要的觀念還是及早治療,不要拖延到病情嚴重時才動手術,拖延只會讓治療更棘手。舉例像是二尖瓣手術,若是早期輕微時動刀,手術中死亡風險為1%以下,術後存活率也與同齡沒有心臟疾病的人差不多。

此外,醫師的經驗及醫院設備也很重要,不能限制自己的治療選擇,所以要多方詢問,找有多種經驗的醫師且有內外科整合的醫療團隊;一旦決定後要跟醫師充分討論治療計畫,並信任醫療團隊給予的建議。

Q6:心臟手術過程中,有沒有推薦哪些自費醫材?

其實不一定要選自費醫材,台灣健保所提供的醫材都是經過專家核可,已經相當足夠,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費用而阻礙你接受治療的意願。

當然,如果家中經濟許可或有其他商業保險可申請給付,想要選自費醫材時,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選項;醫師能幫忙提供優先排序、且最符合病況的自費項目。首先,若以手術風險為考量,可選擇安全性高的左心耳夾、止血針等;如果考量長期耐用度,瓣膜類則以較耐用的牛瓣膜為主,能延後二次開刀時間、且有效開口大;最後再考慮舒適美觀,例如微創手術相關耗材,能不留疤的傷品敷料等等。

《延伸閱讀》

.開「心」不害怕!外科醫師解惑心臟瓣膜手術常見問題

.動脈剝離跟家族史有關?長庚研究:增6倍以上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