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南慈濟高中的同學而言,每年都有例行性的活動項目,備受期待:高一有挑戰自我、橫跨南臺南的「七十K單車成年禮」;高三有循古禮,為學測祈福、為師長致敬的「誓師立願,敬師奉茶」──而高二年段,最受期待的就是今年10月24日至27日探訪慈濟大學端學制,與向花蓮精舍尋根的「高二戶外教育」了!
臺南慈濟高中身於慈濟世界四大志業的一脈,自然擁有相關延伸的資源與網絡,因此臺南慈中的戶外教育,實著於「教育」的原則,切實地走進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以有效而確切的分組分群、闖關式的流程,探索不同的學群與科系,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對未來更有具體的規劃與構想。
慈濟大學活潑生動的課程安排,更是讓同學打破教學無趣的印象,文組知足班的張庭瑜同學有感而發:「慈濟大學的專業度真的非常讓人佩服,就拿心理學系做舉例好了,多樣的實作課程,讓我們提前接触個案,培養就業能力就是一大特點;傳播學系,直接讓我們體驗了主播、導播的工作,第一次感受自己在鏡頭前出現的經驗,真是很強烈的印象!」理組和氣班的陳柏霖同學坦言,他對物理治療系曾有興趣,也幾度因不了解而想放棄,但在師長與學長姐們的熱情介紹中,實際接觸科系介紹與細節的QA後,也決定重拾意願!同班的林千佑同學則表示,幾處系所試探下來,自己印象深刻的是生物醫學學系:「經由教授的介紹,讓我了解到原來自己原本感興趣的電機與資訊學系,也能結合到醫學層面上!教授還現場呈現利用鏡頭加上程式的設計演算也能簡單的測量出血氧等相關資訊,精彩的演示和跨學科知識的融合,都讓我今天的參訪收穫滿滿!」
而除了專業的學群試探,同學也深刻感受到「慈濟」的教育本質與慈善精神,誠如黃榆翔同學從中感受到,慈濟學校對社會關懷等活動、社區參與這類服務性質活動的重視,一如自己在臺南慈中的感受如出一轍,黃同學說:「我在參訪中見識到他們的志工精神,以及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貢獻的承諾。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中,表現了對學習和服務社會的熱情。參訪慈濟大學讓我更了解慈濟獨特的價值觀,並激發了我對社會關懷和永續發展的興趣,讓我期待著自己未來也有機會對這個社會提供幫助。」
相較於學術氣質濃厚的慈濟大學,第二天參訪的慈濟科大則有著活潑與實務性質強烈的個性,善解班的金希溱同學細數她走訪每站系所的不同感受,宛若進入一間間與眾不同的店家,甚至也像一個個文化迥異的國度:「經濟管理系,環境與氛圍很像咖啡廳,學姐與我們對坐暢談海外交流的經驗和影片,彷彿飛越於不同時空與國度,感受專業互動的文化傳遞;護理系小兒科,只見一個個擬真嬰兒躺在嬰兒床裡,老師讓我們體驗將床板放下,抱起娃娃,感受新生兒實際的重量和幫忙量頭圍,讓我瞬間體會到醫護人員照顧孩子的辛勞與責任感。
原住民博物館,除了重點文物像泰雅族的織布和口簧琴等之外,還有一比一人形展示了成年象徵的紋面,同學還能親自體驗敲打原住民的樂器,與學習原住民的舞蹈;到了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我很訝異教授並不是單一說明,而是指導我們實際體驗,用自己物品拍出X光機的影像結果,甚至也掃描了骨頭假體和牙齒,真是既新奇又興奮;當然還有資訊管理系,裡面收有新奇有趣的多種遊戲機器,我們能自由探索每個機臺,像有一台VR跑步機,透過VR影像搭配手部和腳步動作使螢幕的畫面前進,讓我印象深刻,也不禁對科技的日新月異備受感動......」
和氣班葉柏均補充說道:「看學長姐訴說各種海外交流的狀況,我真切感受到『慈濟』真的是一個遍佈全球的大家庭,在慈濟教育體系中總有不同出國實習的機會,我也想嘗試那樣的實習體驗,順便拓展自己的視野。」也像感恩班郭力霖同學所言:「高二是探索學群的階段,也是慢慢認識大學科系的時間,這次的戶外教育旅行,無論是慈濟大學還是慈濟科技大學的參訪,都讓我們更認識未來大學科系,也讓我們更清楚了解未來的選擇。而『慈悲喜捨』作為慈濟學校的共同校訓,更是讓我們在求知之外,將這八個字落實在生活當中的品德原則。」若說臺南慈濟高中的戶外教育是為高二同學未來學涯進行求知的試探,從同學們的回饋中,我們其實更感受到慈濟教育於無形中的共鳴與共感,已深植於孩子們的心中。
除了慈大與慈科大的參訪,臺南慈中戶外教育兼具尋根意義,也於第二天常春藤餐廳用完午膳後,集體走進精舍參訪,這是慈濟孩子們鮭魚返鄉的儀式,也是精舍師父們殷殷切盼的行程。包容班李宜臻同學說到精舍參訪中最深刻之處:「師父們親切的帶我們參觀精舍角落,我最感興趣的是蠟燭工廠,師父很熱心地解說,也讓我們動手嘗試,雖然做的過程會不小心被蠟油燙到,師父也都不帶一句怨言,令人敬佩。沒錯,師父言語舉止之間,總傳遞著智慧光火,亦如和氣班陳宥方同學所言:「參訪過程中,師父說了一句:『Once-in-a-Lifetime experience』,鼓勵我們多去嘗試及體驗新的事物,讓我內心深感受用!」林沁叡同學也說,師父們從日常生活細節中,提煉出人生各式的大道理:「例如陶瓷坊裡,師父告訴我們,一件陶藝品在塑造過程中可以不斷捏塑雕琢,只是一旦定型之後,就無法再改變。正像我們這試探未來的青春時刻,就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地方,並試圖扭轉它為自己的優勢,直到成人之後才會無悔於此。」
感恩班王韻甯同學說得很好:「從小深知精舍師父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所以對他們也深感佩服。雖然曾經回來過幾次,但時隔幾年再聽師父為我們解說,又有不一樣的感覺。回顧著精舍每一個角落的歷史,我最喜歡的還是大殿,站在前方和佛菩薩說話,心情就會十分平靜。這裡是師公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的地方,也是所有慈濟人心靈的故鄉,從這個慈善的核心,祈願天下無災無難,真讓我有一種無限擴散的善意與平靜之感。」
這趟求知與尋根兼具的旅程,同時也是一場美食之旅,同學們夜晚有熱鬧的東大門夜市之旅,與豐富的花蓮區遊,國文科于珮婷老師更精心為同學設計了「美食導覽製作」的學習單,提供同學於玩樂之餘,同時能夠透過資料蒐集與鄉土調查,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花蓮美食地圖,寓教於樂之外更是一則有意義的多元學習歷程。讓同學們不只是出遊玩樂,更是無數智慧與回憶,滿載而歸。
撰文/莊仁傑;攝影/臺南慈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