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你今天好好休息了嗎?快學「3招」高效工作法:累之前就開始休息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3.10.20 10:00


現代人生活忙碌,甚至連休息時間也拿來工作,曾幾何時我們都忘了要「休息」?曾獲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青年全球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於《努力,但不費力》一書中,教你用對策略,把複雜的事變簡單,把困難的事變輕鬆。以下為原書摘文:


事情這麼多,我做不到

傑瑞.史威爾(Jerry Swale)是一位眼科醫生,有很長一段時間,他什麼事都親力親為,想做到盡善盡美。他太太回憶,他會坐在那裡雙手抱頭嘟噥著說:「事情這麼多,我做不到,我做不到!」隨即又站起來堅定地說:「我必須做到!」然後拚命逼自己多做一點。

但56歲那年,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毛病,比如手上開始起疹子,他的眼科手術生涯很有可能因此而斷送。他知道自己應該要去看皮膚科,但他的工作實在太忙、時間實在排得太滿,連撥個空檔預約掛號都做不到。

延伸閱讀:
下班一直想著「未完成的工作」無法放鬆?醫教你「1招」清空大腦

最後,在一次和妻子開車旅行的途中,他意識到空檔不會奇蹟般地出現。如果想要治好身體的毛病,他就得騰出時間就醫。這意味著自他有記憶以來,頭一次必須把照顧自己置於照顧病人之前。於是他和妻子一起商量,確定自己的需求,以及接下來該怎麼做。

他告訴診所裡的每個人,他必須縮短工時,同事都很支持。他去看了皮膚科,開始每天騎自行車,他很喜歡這項活動。他開始每晚睡8小時,不像以前只睡5~6個小時,還說自己「只要睡這樣就夠了」。

不久,他的合作夥伴只提前1個月通知就退休了,傑瑞必須接下他全部的病人。要是傑瑞是在當初過勞的狀態下接下這些額外的責任和工作量,他恐怕早就完蛋了。要是在1年前,「這種壓力大概會讓他心臟病發作吧。」他太太回憶說。

幸好,由於元氣已經恢復,他可以相對從容地應付挑戰,可以頭腦清醒地判斷自己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什麼,可以更快速地做決定、更有效地加以執行。由此可見,休息是面對既有和未來壓力的良藥,休息讓傑瑞能在不費力的狀態下保有清醒的頭腦。

延伸閱讀:
工作到臨界點,不妨休息一下!專家揭「報酬遞減法則」越努力越累



3招學會放鬆

說來好像很奇怪,我們竟然連休息都還要學。但在24小時全年無休的文化中,有些人就是不懂得放鬆,要他們什麼都不做,他們反而覺得難受。美國職棒大聯盟洛杉磯天使隊(Los Angeles Angels)的總教喬.梅登(Joe Maddon)發現,職業棒球運動員往往就是這樣的人。

梅登在天使隊服務了31年,期間擔任過各種職務,從經理、球探,到巡迴打擊教練、板凳教練、一壘教練都做過,你大概會以為他是那種主張球員要馬不停蹄、奮力拚搏的人。根據梅登的說法,很多球員確實都被教育要有這樣的期待。

他說:「從進入小聯盟開始,野手就被教導要提早到場練習,每天揮棒,直到開球儀式前幾個小時還在為比賽做準備。」但棒球的賽季很長,共有162場球賽要打,球隊有時在一個半月內幾乎天天都有比賽,到了秋天進行季後賽的時候,很多球員都已經累垮了。

但梅登看到另一種做法的優勢,他說:「上個休賽期我沒有足夠的機會實行什麼都不做,我想要更常這樣做,我的意思是正面的。在休養生息的時候,能好好發揮什麼都不做的精神,這就是我的目標。」

他在球員身上實行這種什麼都不做的藝術的一個方法,就是發起「美國軍團週」(American Legion Week),選在球員表現通常較差的8月酷暑期間舉行。在那1週裡,梅登非但不要求球員緊鑼密鼓地加緊賽前練習,反而告訴他們直接去比賽就好,鼓勵他們睡到自然醒,或睡個午覺,再精神飽滿地上場比賽,就像他們十幾歲時以業餘身分打球那樣。

梅登的這個方法不只徹底改變了天使隊,也為他過去10年中所帶領的其他球隊帶來巨大影響。他在坦帕灣光芒隊(Tampa Bay)推行美國軍團週後,光芒隊1年內就打進了世界大賽。他又把這個做法帶到芝加哥小熊隊(Chicago Cubs),小熊隊接下來4年成為大聯盟獲勝場次最多的隊伍,並在2016年成為世界大賽冠軍。不可思議的是,在梅登帶領下,小熊隊5年內共贏得24場比賽,而其中有21場竟然都是在美國軍團週期間獲勝的。

有一項研究發現,表現最好的運動員、音樂家、棋手和作家,都是以同樣的方式磨練技藝:利用早上的時間,分3個時段練習,每個時段60~90分鐘,各時段之間有休息時間。另一方面,休息次數較少或休息時間較短的人,表現就沒那麼好。

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總結道:「要從長期練習中獲得最大好處,練習的人應該避免耗盡精力,練習不可過量,必須限制在每天或每週可以徹底恢復的程度。」

我們往往在做得不夠和做太多之間拉鋸,你是否曾在某一天把自己逼得太緊,操勞過度,第二天早上醒來感到疲憊不堪,需要休息一整天來恢復?要打斷這種惡性循環,可以試試這個簡單的原則:切勿在一天之內做超過隔天一早可以完全恢復的事情,切勿在一週之內做超過隔週一開始可以徹底恢復的事情。

縱使我們可以忽略精力已處於循環末端的徵兆,不理會精神渙散、能量低落、焦躁不安等警訊,憑意志力堅持到底。或是以人為的方式,靠咖啡因或糖分提神。但疲勞終究會讓我們嘗到苦頭,這時,本來不難的重要工作也會變得吃力。

比較輕鬆的做法,是透過休息片刻來不斷補充體力和精神。我們可以把休息時間安排進一天的時程,就像那些善於利用自己身體自然節奏的頂尖人士。

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做法:

  • 利用早上處理重要工作。
  • 分3個時段工作,每個時段不超過90分鐘。
  • 每個時段之間休息片刻(10~15分鐘),讓精神得以恢復。

(本文摘自/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天下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