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因採玉礦繁榮一時 豐田曾號稱「東部小九份」

客家電視台/黃小琪 花蓮壽豐 2023.10.17 12:46
花蓮開採豐田玉的全盛時期,壽豐豐田這個客庄地區,因為繁榮熱鬧,還有「東部小九份」的稱號,當地在1960年成立的大同戲院,1974年因礦業沒落,關閉了將近50年之後,由地方的有志之士合力修繕改建,在今年7月「重新開張」,搖身一變成為地方多元交流空間,也為豐田的下一代,帶來更創新的文化活力。 「大同戲院自1960年代左右建成,歷經了豐田的興衰,見證了村子的輝煌。」 一張張老相片,訴說50年前的豐田大同老戲院,曾是地方最重要的育樂中心,牽動著在地人的記憶,實際來到壽豐鄉老街中興街,這條早期就很熱絡地的街上,有果菜行、有豬肉攤,坐落在路口的就是大同戲院,戲院正門口雖然陳舊,但仍看得出當年的氣派,地方想要「重啟大門」,可說耗費相當大的精力。 在地民眾 陳玉春:「以前是常有作戲,歌仔戲、電影,所以這戲院帶來豐田地區的繁榮。」 在地民眾 陳香妹:「我以前年輕的時候,20多歲那時,經常來看電影,那時(入場)才3塊錢而已,到(開採)玉石後期就沒有電影(院)了。」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楊鈞弼:「(改建)但是它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它的土地跟地上建築物,還有它的所有權使用人都滿複雜的,要處理必須花很長的時間。」 「3、2、1,敲下去。」 這是開幕當時的熱鬧畫面,1960年興建的大同戲院,1974停業改作其它用途,後來又一直閒置到2021年,才由深耕地方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發動藝術家駐村,第一次點燃戲院重生的火把,這2年多來協會更爭取文化部補助,藉由與地主「修繕換租」的方式,重新改造老戲院,而且是透過召集地方,組織所謂的「豐田工班」一起打造完成。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文化組長 楊富民:「其實戲院的狀況非常糟糕,那我們在修建的過程中,其實又剛好遇到那個烏俄戰爭這些國際情勢,它導致鐵架、鋼架什麼的,都上漲非常非常的凶,包含木工、鐵工、泥作、板模等等的,就整個戲院幾乎全部都是,來自於豐田的工班所興建的。」 文化部代表 吳漪琳:「其實臺灣在早期每一個地方,都會有類似大同戲院的地方,採用地方上的力量把這個戲院活化,我相信這是其它鄉鎮,也是一個很好參考的例子。」 新修復的基地不只有文化展演交流,還有親子空間,豐田的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盡情嬉戲,涵蓋豐山、豐裡、豐坪3村,是日治時期官辦移民村,客家人口超過6成的豐田地區,在經歷過糖業、礦業的歷史階段之後,要以新文創空間串聯,考古博物館的縣級文化據點,做為社區的薪柴,延續豐田客庄的文化之火。 在地民眾 羅清吉:「日本(政府)因為它要種甘蔗製糖,還有種菸草,(客家人)所以全部從西部,那些沒土地的人,就全部先搬過來到這邊。」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楊鈞弼:「而且我們自己也對客家文化非常重視,那未來這個空間我們希望慢慢可以,跟一些有希望,想推廣我們客家文化的團體,或是藝術表演團體能夠結合。」 在地民眾 王先生:「當然啊!你有一個固定的活動的所在,人們就會來利用。」 花蓮壽豐、萬榮,存在著豐富史前玉文化,有相當的歷史風情,加上近幾年地方創生發達,豐田地區青年人口逐漸回流,地方積極將花蓮藝文空間延伸到市區以外,努力耕耘「豐田」,為下一代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