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九芎林遶庄小旅行 跟著伯公地圖認識信仰

客家電視台/曾宏智 高雄 2023.10.16 12:20
120平方公里的美濃平原,就有多達400多座「伯公」,其中老地名稱作九芎林的廣林社區有30座,這次的甲河伯公壇慶生活動,地方文化工作團隊,也同步舉辦了九芎林的遶庄小旅行,遊客跟著伯公地圖,認識客庄的信仰文化。 伯公小旅行的第一站,要帶大家認識九芎林一開庄就設立的開基伯公,以墓塚式造型為主體的伯公壇,見證臺灣伯公文化的多樣性。 參加民眾 郭睿佳:「我們這裡是叫伯公,一般都是叫土地公或福德正神,對,在名詞上的講法就會不一樣,還有像是風水,跟我們想像中的風水是不一樣的。」 文化導覽員 蔡佳蓉:「那在伯公的型式裡面,有一種型式叫做墓塚式伯公,最早期的伯公的型式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一顆石頭,然後一棵樹跟一個香爐,跟一個就是祭台,我們就是會稱它叫天人合一的伯公。」 客家人的「里社真官」,是負責管水的伯公,文化導覽員蔡佳蓉表示,全臺一共有三座里社真官,三座都在美濃地區,這座在九芎林開基伯公旁的「水土里社貞官」,因為面向聚落,長年守護村莊,也期盼將象徵財氣的水留在莊內。 文化導覽員 蔡佳蓉:「有一個(水土)里社貞官來鎮守,把我們的土跟水,就是財都留在我們的庄頭裡,所以它守的是水口、水頭,水口把它鎮守住,然後土是什麼,土是因為,我們是在3座的里社貞官裡面呢,唯一最靠近山的,就是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山,其它2座其實都在比較空曠的地方。」 客家人在土地開墾,也因為觀察自然發展出敬重天地,尋求伯公庇佑的信仰文化,從農業時代開始,伯公守護了田地,保佑村莊的平安,是凡間最通曉人性的神祇,早晚一炷清香是生活的日常,也是對伯公的感謝。 廣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羅鎮明:「譬如說早上去伯公那上香,大家聚一下、見一下面,上香完每個人再去田裡工作,工作到天氣變熱了到伯公那吃飯休息,再去上工,到了傍晚再去上香,就這樣慢慢地帶動起來的。」 從一顆石頭、一塊碑石,到一尊用水泥雕塑的神像,這些隨時間演變樣貌的伯公,一直扮演安定人心,守護家園的角色,透過不同位置的分布,伯公也成為界定村莊範圍,認識家鄉地理最直接的方式。 文化導覽員 蔡佳蓉:「像有田頭田尾,庄頭庄尾的伯公,讓人知道我來到這個庄頭,我到了庄頭伯公,看到庄尾伯公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離開了,所以像這些伯公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種生活、一種信仰、一種寄託。」 美濃竹頭背客家八音團團長 鍾兆生:「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庄頭的範圍,它就不是我們過去所知道的那種用行政範圍,那種畫線的方式來理解,其實這種傳統的知識,在老人家的身上都很清楚,因為他們有時候會開墾務農,所以透過請伯公這個路線,我們也可以理解全庄的範圍在哪裡。」 跟著伯公地圖,帶遊客認識不一樣的客庄信仰,也將從土地長出來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對地方來說,伯公不只是一個符號、一個信仰,還是代代相傳、安定人心的力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