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屏大登場 與國外學者面對面交流前瞻師培經驗

觀傳媒/ 2023.10.13 19:55

(觀傳媒台北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為因應少子化與AI科技迅速發展,導致師資培育面臨空前挑戰,教育部委託國立屏東大學今(13日)、明(14日)兩天在該校民生校區辦理「2023第11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際學者及我國教育專家、研究人員以及教育實務工作者,約700人次到場共襄盛舉,以「教育的未來x永續的教育--未來師資培育之想像」為主題,共同探討師資培育的未來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及因應的方式。首日討論與交流相當熱烈,明日繼續進行研討活動並做成總結,作為我國規劃師資培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發布新聞表示,研討會透過跨領域、跨區域、跨教育階段的學術交流,型塑對未來師資培育的想像,邀請中、小、特、幼之教學卓越團隊發表創新課程,並有師資培育相關論文發表,與會的師培大學教授、中小學現職教師及師資生,透過兩天的活動深入探討師資培育的重要性,思考面對挑戰的策略與應對方法,以及如何讓師資培育與教育未來的發展相互契合。

另外,研討會也與國外教育見習計畫、國際史懷哲計畫合作辦理成果分享會。國外教育見習計畫與國際史懷哲計畫補助師資生跨越國境學習他國經驗、發揮教育專業及人文關懷,協助偏鄉學校需求,培育師資生成為具國際移動力的未來教師,以行動建立國際友善連結及實踐永續發展教育。在國外教育見習計畫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資生親身觀察文化因素如何影響瑞典提倡學生自主性並實踐於教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則和奧地利學校交流雙方的雙語教學經驗,並發現當地英語課程不多,但透過英語融入學科教學搭配歐洲多語環境,低年級起便培養學生具備良好英語能力。

台北市立大學及國立屏東大學則分別前往泰國進行國際史懷哲教育服務,前者以華語教學專業協助當地師資掌握華語教學結構,並募集資金及再生電腦,協助當地小學課程教學接軌科技發展趨勢;國立屏東大學則與RBRU大學英語教育學系師資生共組多語服務團隊,結合21世紀5C關鍵素養及桌遊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展現台灣創新教材與創意教學。

活動現場也特別邀請到日本大阪教育大學聯合研究生院的Toshiyuki Kihara教授、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的TAN ENG THYE JASON教授、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Catherine Compton-Lilly和Fenice Boyd教授等4位在師資培育領域有豐富學術成果與實務經驗的國外學者專家,透過國際師資培育經驗的交流,增添國際視野與專業觀點,以利借鏡規劃我國師資培育政策。

「2023第11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學術交流的盛會,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表示,透過彼此分享其經驗和見解,進行交流和互動,期待能為師資培育的發展提供多元化的觀點和創新性的策略。(圖/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