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寒流 望僕號 味全龍

父母對孩子的愛真的是「不求回報」嗎?醫:很多人只是扮演好父母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3.10.13 10:00


人家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有些父母用盡全力想扮演好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給出去的是有條件的愛。精神科專科醫師陳俊欽於《鬆綁你的完美主義》一書中,深入討論早期經驗是如何影響我們,並歸納出完美主義類型,從不同的特質提供調適方法,找回內心的踏實感。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條件的愛」會變成壓力

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位高知識分子的母親告訴我,她為孩子所做的一切犧牲奉獻,都是沒有條件的,都是不要求回報的,如今兩個孩子都到國外的私立大學就讀,她與丈夫負擔著高昂的學費,「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下,一定會給他們最好的,我們夫婦倆只希望孩子將來過得幸福、健康、快樂,就心滿意足了。」這位母親微微激動地說。

我淡淡回應:「那,如果小女兒學成之後,想回來台灣開垃圾車,因為她的樂趣就是當清潔人員呢?」這位母親一時語塞。「開垃圾車怎麼會快樂呢?」

我才解釋當時的情況:「妳的小女兒就是太清楚父母希望她過得幸福快樂,所以從小開始,無論ㄈ是在學校受到同學欺負排擠,還是在家看見你們夫妻吵得多兇,從來都不敢把內心的痛苦、擔憂表現出來,在你們與朋友面前,永遠扮演那個幸福、健康、快樂的小孩,所以今天她因為一直堅持要念醫學系,但成績又不夠好,在學校崩潰多次,直到驚動了輔導系統,才會整個爆發出來。」

延伸閱讀:
夫妻賣肉羹「養大小孩」晚年竟遭唾棄⋯林靜芸:父母無法期待兒女孝順

「我們也常常想找她談心事,但她都不說啊!」

「因為你們確實很努力了,她知道你們是對好父母,也知道說出來你們會難過,而她不願意讓自己最愛的父母難過啊!而且我相信她從小就豎著耳朵聽,妳們又誇讚了哪個親戚的小孩考上了醫科、哪個朋友的孩子現在去美國當醫生之類的。」

這就是一個很經典「有條件的愛」底下的結果。父母用盡全力想扮演好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給出去的是有條件的愛,導致父母給得越多,包容得越多,小孩自覺虧欠越深,不斷地努力求表現,卻永遠還不起。

整個過程中,我們很難指責誰做錯、或做得不夠,但在「有條件的愛」的模式下,任何一方的犧牲與付出,都會變成另一方的負債與壓力——只因為這種愛是必須要還的。

延伸閱讀:
「我以你為榮」別對孩子直接說,親子溝通更有效?爸媽必學「讚美4技巧」



真正「無條件的愛」

母親雖然自以為是無條件的付出,但因為自我界線不夠明確,無條件的愛很容易就轉變為有條件的愛。簡單來講,因為太在乎的關係,孩子就成了父母自我生命的延伸,甚至孩子的未來比關心自己的生活還重要。

假如「人我界線明確」,父母會去尋找自身人生的意義,追求豐盛而多采多姿的生活模式,而不是把一切都押注在孩子身上。正因為父母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只能借用孩子的生命來寄託自己的未來,界線就變得模糊了。此時,不管自己再怎麼克制,終究免不了套上有條件的愛。

(本文摘自/鬆綁你的完美主義:首本由台灣精神科權威深度剖析,揭露完美主義者的成因與表現!/悅知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