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藍白合所面臨的問題/汪誕平

台灣好報/ 2023.10.11 14:30

汪誕平(臺灣一代一路促進會名譽理事長)

隨著2024大選日益迫近,藍白合又成為熱門話題。柯文哲先是放話要以民調決勝負,輸者退選,接著要求進行政策辯論,繼而提出內閣制的構想,非但充分掌握議題主導權,也展現他以小搏大的本事。

身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為民眾黨和他自己爭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種以戰逼談、咄咄逼人的做法,是否真有助於藍白合?恐怕就有待商榷。

平心而論,以民調決勝負自然是合理的手段之一,近年來各政黨決定提名,多半都採取這樣的方式。優點是有比較客觀的依據,缺點則是可能受到有心人的操作,「排藍民調」、「排綠民調」之所以出現,就反映這個問題;再者,民調只反映當下的民意,未必能夠反映政黨的真實力量。

舉例來說,2020年選前各家封關民調,韓國瑜支持率最高為29%,最低為15.4%,其他則在20%至23%之間擺盪;最後韓國瑜得票率38.61%,遠遠超過所有民調預期。宋楚瑜選前民調最高10.3%,最低4.76%,其餘多半落在6%至9%之間,但最終得票率只有4.26% ,低於所有民調預估。不分區政黨票方面,亦復如此。選前民調國民黨最高為32%,最低為15.79%,其餘多半落在24%到25%之間,然而國民黨最終得票率33.36%,也遠遠超過大多數民調的預期。事實上,從以往大選民調與選舉結果分析,民進黨及民眾黨相差較小,而國民黨則落差很大。這意味國民黨候選人的發展空間,往往超過民調。以反映候選人喜好度為主的民調做為決定勝負的唯一依據,顯然不盡合理。

那麽除了除了比候選人民調之外,還應該比什麼?政績當然是另一種必須參考的標準 。以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侯友宜與柯文哲在2019年至2022年間,侯友宜除了2019年「四星」排在六都第三,其餘三年都是「五星」,排名六都第一;柯文哲則四年都是「三星半」,在六都中三次排名第五,一次敬陪末座;而且跟全體縣市相比,也是末段班。天下雜誌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也十分類似。2019到2022年間,在六都中侯友宜兩次第一、兩次第二;在全部縣市中,最好排名第二、最差排名第九。柯文哲則在六都中一次第五、三次吊車尾;在全體縣市中,一次倒數第三、一次倒數第二、兩次最後一名。

遠見雜誌一直被公認是全台灣最具公信力、最能看出縣市長與縣市政府團隊績效的重要指標。天下雜誌則經常被媒體引用,甚至被視為輿論對於縣市首長能力評價的依據之一。這兩種連續多年的民調,縱然不能說完全可以反映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政績,但至少可以證明侯友宜的「治理能力」,評價遠比柯文哲要好。試問,這應該不應該列入比較?

更重要的是,既要談「藍白合」,就不單純是比候選人個人魅力的高下,而是要衡量政黨實力的強弱。從這個角度來看,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實力對比,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立委:2020年選舉
區域:
國民黨得票率40.57%,22席。
民眾黨得票率1.9%,0席。
不分區:
國民黨得票率33.36%,13席。
民眾黨得票率11.22%,5席。

直轄市長:2022年選舉
國民黨得票率51.09%,14席。
民眾黨0.70%,0席。

縣市長:
國民黨得票率47.69%,14席。
民眾黨得票率3.21%,1席。

議長:
國民黨15席
民眾黨0席。

副議長:
國民黨14席。
民眾黨:0席。

直轄市議員:
國民黨得票率40.33%,159席。
民眾黨得票率4.45%,6席。

縣市議員:
國民黨得票率31.5%,172席。
民眾黨得票率3.23%,8席。

另外,2024的立委選舉,在73個選區中,國民黨目前已提名五十多人,而民眾黨僅徵召13人,其中一人還退選。

這些客觀的數據說明,國民黨的實力遠遠超過民眾黨,試想,如果以柯文哲為正,這些國民黨的基層政治人物會服氣嗎?選舉時會全力支持嗎?再説,就算民眾黨提名的立委全部當選,在立法院也注定只是第三大黨,縱使柯文哲當選總統,也很難貫徹他的施政理念。在這樣的情況下,柯文哲要做藍白合的盟主,顯然是不切實際,以柯文哲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會不清楚。

必須承認,柯文哲的力量絕對不能忽視。他在20至39歲選民的支持度,遠遠超過侯友宜,而這也正是國民黨最弱的一環。他在創造議題、引導輿論方面的能力,也是侯友宜望塵莫及。如果兩人能夠搭檔,當然會大幅提高勝算。相反的,如果各選各的,那麼注定兩敗俱傷,這當然是藍白必須合的最大原因。

關鍵是,藍白要怎麼合?藍白合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下架民進黨」嗎?可以說「是也不完全是」。嚴格來說,下架民進黨固然是六成以上民眾的訴求,但真正的原因是,下架民進黨是要:
—在國安上, 避免戰爭,維護和平。
— 在政治上,整肅貪腐,確保清廉。
— 在經濟上,防止衰退,促進繁榮。
— 在社會上,掃除詐騙,重建誠信。

這些藍白應該都有共識,不過,在其他議題上就未必如此。舉例說,對於九二共識,侯柯及兩黨的意見就不盡相同,如果不能建立共識,將來就會發生問題。另外,藍白合後,哪些選區國民黨可以策略性支持民眾黨候選人?勝選後內閣人事如何安排?歐洲許多國家聯合政府的成功經驗,固然可以參考,但國民黨與民眾黨必須先要協商。

此外,光是藍白合仍不足以保證勝算,非綠陣營,包括新黨和親民黨也要儘量爭取,特別是支持郭台銘的力量,許多本來就是藍營的支持者,如果置之不理,甚至惡言相向,只會讓這些票白白流失。問題是,在整合過程中,是先把郭台銘納入協商?還是藍白已有初步共識後再與郭協商?這些都有待研究。有鑒於此,民眾黨與其在民調和辯論上做文章,不如趕快成立專案小組,研究如何進行藍白合;同樣的,國民黨也不能只想以拖待變,必須嚴肅面對現實,認真思考藍白合的有關問題。

總之,唯仁者能以大事小,唯智者能以小事大。相信柯文哲和侯友宜都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圖:本報資料照)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