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在當今全球化的年代,學生越洋到外國深造已不再是罕見的事。一位台灣的年輕學子,黃成霖同學,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決定放棄國內知名大學的錄取名額,轉往波蘭的牙醫學院,追求他的醫學之夢。經過五年的辛勤努力,他如願以償地畢業,現在他準備將在國外學到的技術與知識帶回台灣,落葉歸根服務國人。
圖/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提供
當初踏上波蘭土地,黃同學首先感受到的是寒冷。儘管是九月底,天氣已然冰寒,當時的他還沒辦法想像波蘭入冬後的刺骨寒冷。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不熟悉的天氣,他還需要面臨了種種文化挑戰,在波蘭,波蘭文是當地的主要語言。黃同學分享,大一剛入學時還好,只需要學習簡單的波蘭日常用語,如“謝謝Dziękuję”和“你好/早安 Dzień dobry”等等,以便順利融入當地生活。但大二開始臨床實習後,溝通的困難程度級數增加,除了牙科專業術語的波蘭文,還要精通問診的詞彙語句,聽說讀寫都要會,否則很難維持好的醫病關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圖/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提供
黃同學說,「大一是打醫學基礎的一年,最重的兩個科目是解剖學和生物化學,這兩個科目可以說是所有大一新生的噩夢,除了上課時數長、考試難度高、還有極高的淘汰率。化學考試以化學式的全英文作答,每堂課都會有一個小考,一次小考沒過,那學期就直接當掉,每個同學都戰戰兢兢,卻還是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各國同學沒辦法一起升到大二。然而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當時非常的辛苦,但因為學得非常扎實,所以醫學知識的邏輯核心也建立的非常清晰明瞭,奠定了後面四年學習的基礎,不得不說學校的課程安排確實有它的道理,也能理解教授對學生這麼嚴苛的原因。」
圖/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提供
黃同學特別強調「波蘭的牙醫是五年制的課程,最基本的需完成所有必修課程,通過所有科目的考試及畢業考,臨床實作的部分也必須完成每個分科指定的case數目,包括「齲齒填補、根管治療、口腔外科、牙周病、兒童牙科、贗復科等」,每學年的主科只要一科沒過就是重修,兩科沒過就是留級,留級再沒有通過就直接退學,非常嚴格。」他還分享了一段非常深刻的回憶,他首次在學校教學醫院為病人提供治療,那位老婦人臉上的笑容和一句簡單的“謝謝”讓他深深體會到作為醫生的意義。「我本以為這是老套的煽情說法,想不到會真實的發生在我身上,只是簡單的補牙,卻讓我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到人的感覺。」黃同學如此說道。
圖/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提供
「在診間實習時,若沒有做到足夠量的case,就不能畢業,所以也常常有人利用課餘時間在診間等待拔牙的機會,以確保自己能達到學校要求的標準順利畢業」黃同學說,學校很注重口腔外科的訓練,在校訓練期間,跟過許多清創手術,囊腫手術,牙周翻瓣手術甚至植牙手術,「我本來就對口外很有興趣,更何況牙科有許多病症在嚴重時都需要手術治療,我很慶幸在波蘭求學時就已經打下如此扎實的基礎。」
此外,歐洲文化、生活習慣和飲食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黃同學特別提到了他在波蘭最愛的美食,位於盧布林老城的豬肋排餐廳,即使回到台灣,那美味的滋味仍然令他念念不忘。
圖/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提供
這五年在波蘭求學的過程,為黃同學帶來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也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牙周病學、齒模與假牙學、顳顎矯正學到口腔外科。他表示,不論未來在哪裡工作,他都會牢記這段無價的回憶,努力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位勇敢的年輕學子將帶著國外的學習成果,回到台灣,為台灣人民的口腔健康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