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簡秀枝》文博會開啓台流時代 創造10億以上機會

愛傳媒/ 2023.09.23 15:00

簡秀枝》文博會開啓台流時代 創造10億以上機會

簡秀枝》文博會開啓台流時代 創造10億以上機會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2023年台灣文博會重返首都台北市,從9月21日晚拉開序幕,預示了許多事情。史哲強調,開放空總,成為未來首都新文化投資,增強臺灣文化兢爭力,重新站上新里程碑位置,但考驗臺灣民主化以後,大家的共識。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彥代表陳建仁院長出席開幕晚會,讚許文化部長史哲作為,並對今年文博會50萬人次·創造10億以上機會,表達滿意與高度期待。

    開幕晚會,係由科技展演藝術策展人馮建彰打造,在工地鷹架轉譯而成的文化科技藝術裝置作品「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前展開,現場來自全國賓客、藝文團體與外交使節。

     剛從歐洲公差返國的史哲,頂著時差與疲憊之苦,親自出席開幕晚會。由於去年文博會第一次離開臺北到高雄,史哲以高雄副市長,全程運籌帷幄,今年文博會回到臺北,身為文化部長,他又一勁,挑起大樑,些許錯置,但文化企圖心有增無減。

    史哲說,早在李永得擔任文化部時,就已確認重返臺北的文博會主場,要在空總,該構想看似簡單,其實挑戰很大。空總舊址,原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戰後1949年作為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仁愛營區。2012年,空軍總司令部遷出後,立即面臨土地開發的壓力。 2014年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政黨輪替後,該基地移交文化部,成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C-LAB),推動文化實驗和社會創新,舉辦各式藝文交流和活動。

    史哲說,名稱更替不是重點,擠壓的臺北市發展中一塊最後寶地,該寶地方正,面積有7公頃,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時代,就提出台北市文化雙軸線當中,該地是最後一塊、很重要的拼圖,該拼圖的地理位置上,又剛好介於總統府和臺北市政府中間,所以歷史的發展,就給了考驗,而身為最後的寶地,能不能在臺灣的文化發展上,重新站上一個新的里程碑的位置,也考驗臺灣民主化以後,大家的共識。

     史哲細數往事說:上一次臺灣最重大的文化投資在首都,正是1980年代的兩廳院,在威權政治底下,被命定為有功個能性的文化投資,當年兩廳院花了70億元,如果以今天的幣值來算,應該超過300億元,兩廳院在當年的文化投資,對首都來講,當然非常重要,幾乎決定了臺灣未來的文化高度。

     史哲進-步解釋,從1980年代之後,政府在臺北,企圖提出閒置空間、舊空間再利用,所以漸漸退去功能的華山和松菸,也擔任了一定的文化的角色,我們也看到在大家眾所期盼底下,下一個退去角色的臺北機廠,成為進行中,活的鐵道博物館。

    已經進入新的世紀,臺北是不是還需要新的文化場域,該文化場域,勢必要呼應臺灣自由、民主、開放以後創作自由,而且不設限的文化能量,空總成為理所當然的目標。

    然而,外界期待殷切,但是大家覺得空總舊址打開的不夠多,利用率不足。正好空總舊址,成為今年文博會主場。史哲說,今年文博會最重大的挑戰,其實就是要打開空總,如何被打開,第一個想到的是,空總舊址的空間配置,可不可以讓大家有新的想像。史哲語帶喜悅地說,感謝FOCA,一個舊帳篷、一個新帳篷,讓視覺在延續中,讓大家感覺氛圍完全不一樣,過去是硬梆梆的空總,現在是奇幻的馬戲團歡樂園地。

     史哲強調,透過文化科技,進行修復工程的鷹架,搖身一變,成為文化科技的展演舞台,讓人驚艷。

   史哲說,過去的文博會可能就只是文化部單獨來辦,今年文博會中,包各單位、各博物館都動起來,有別於往常,是疫情之後,所有單位動員能量的滙聚與展現。大家也可看到當時大家所主張都市叢林裡面,非常珍貴的動態鐵道博物館,在這次臺北唯一僅存、可以在地表跑的藍皮號,開放讓大家體驗。

    同時這次C-LAB也把臺灣文化科技上,一個深受歡迎的DOME把他變大。不管是藝術銀行,呈現給大家過去10年的成果,或者是主展場野生博物館,以及順應文博會未來可能再跨出縣市下一棒接棒的臺南,在臺南明年要面對一個重大的臺灣議題,那就是1624年的400年,臺灣遇見世界,因此台南團隊提前創造一個沙灘在空總,讓民眾分享台南400年歷史的累積與驕傲。

     史哲重申,空總不只是改變,我們要用文化,把空總填滿了,期待透過今年文博會,讓大家看到空總舊址的寶地,如果能夠善用該寶地,讓它成為未來首都新的文化投資,那臺灣文化的力量在國際兢爭上,會多一個價值。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在「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開幕晚會致詞上,高度肯定文化部長史哲的膽識與作為。

    他說,史哲到文化部之後,帶給文化部很多新氣象新、新作法,也得到行政院院長、副院長,還有財主單位的支持,讓期待文化部、還有文化界能夠在新氣象,新想法下,朝野同心,精誠團結,讓台灣的文化發展,更加蓬勃。

    李孟彥說,史哲到了文化部,看到需要強化的地方,劍及履及,他直接把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送到故宮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文化部的勢力範圍,擴展成兩個部會。

   在文化預算的爭取上,史哲非常多巧思與創意,他就是有本事說服主計部、財稅單位支持,所以明(2024)年的文化部預算增加到298億,將近300億元,只要再動用2億的二備金,就是300億元,史無前例,比過往多了60幾億元,大概增在30%以上,令人刮目相看。

   文化部日前提出「2023暨2024-2027匯聚台流文化黑潮計畫」,已經獲得行政院支持並核定4年100億元預算,未來針對展演、相關文化活動的振興計畫,李孟彥特別作為例子,稱讚史哲的雄心壯志。而今年台灣文博會,預計帶來50萬人次的參展,創造10億以上的機會,李孟彥表示滿意與期待。

    李孟彥特別提及空總舊址定位的拉扯,4年多前,行政院在探討空總定位時,有人厲聲主張設為科技研發重鎮,在該基地上蓋新科技大樓。當時不少有心人士也積極反應,一個城市,不能只有建設,再多的建設,充其量只能讓城市變得壯大,但如果發展文化,才可以讓一個城市偉大。因此,空總在強烈爭辯拉扯中被保留下來,不當作一個在最黃金地段的科學園區、也不當作討好市民的社宅使用,把它保留、並定位為文化場域。

    李孟彥說,回首當年,那是非常正確的決定,今天在空總舊址上辦文博會,特別有感觸,也意義非凡。

    臺灣的文博會歷經10年,非常不容易,越來越具規模,而且越來越把臺灣的文創產業,相關的IP等等,能夠讓外界看到,並與世界接軌,李孟彥同時表示,他期待文博盛會,不只展現臺灣的文化產業,而且能夠創造機會、創造更多的商機。

    李孟彥說,他一走進基地,就覺得文化部所舉辦的活動,不同凡響,不管佈置、舞臺、氛圍,都不一樣。他幽默地表示,今天應該邀請行政院各部會來觀摩,同時希望院長下次院會,改在空總晚上召開,感受必然大大不同。

    今年文博會自22日起一連舉行10天,號稱是史上最大規模,展館數歷屆最多,首次跨出單一縣市的文博會。

    從舊空總出發,延伸至國家鐵道博物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爭艷館等 5大文化場域,拉出首都文化軸線爲主展館,內容含括「文化策展」「文創品牌」、「P授權」、「文化展演」等4種不同領域;並首次邀集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熱蘭遮博物館等各博物場館爲副展館,讓 2023 年文博會,成爲一次全臺響應的文化博覽會。

    文化部在專刋上特別強調,2023 年再度回到臺北的文博會身負重任,首先是打開首都臺北最後一塊的文化寶地一空總。以公眾對話的方式,讓新世代對臺灣文化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在這裡集結、嘗試、展現,以尋求最大公共性下的共同未來。同時,我們也以鐵道博物館的「暖身展」,呈現「活著的鐵道博物館」傳奇。

    文化部希望藉由這次的文博會,展示首都文化廊帶串接的可能,完整呈現從實驗性培育養成,到成熟文創產業的空間聚落,企圖發展從個人到產業、從創作到市場、從在地到國際的文化生態系。

    自由是文化的沃士,也因此臺灣才得以有這樣多元、生猛、草根的文化活力,一種將不可能扭轉成可能,化危機為轉機的奇特力量,那就是畫灣特有的文化能量,也是今年文博標榜的「台灣文化特有種」。透過文博會看見臺灣自己這股蓬勃、不受拘束、如野生般的力量,能更有自信推動台灣文化內容的產業化,推動臺灣文化走向國際,開啟臺流時代,面向全世界。

    開幕演出,由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古名伸擔綱編舞總導演、馮建彰為視覺影音統籌設計、時尚服裝設計師許艷玲,擔任造型設計,透過12位舞者肢體展現多層次的分裂與交融、融合過往空軍戰情空襲警報聲響、工地鷹架轉換成的敲擊節奏、打破制式概念的服裝,共同打造「表演藝術x科技影音x時尚潮流」的演出。

    此外,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日本藝術家髙橋匡太TAKAHASHI Kyota合作,藉由舞者穿戴充滿魔力色彩會發光的雲形圈圈(KIRARA RING),以及搭配巨大且魔幻的馬戲篷等夢幻蹈具,帶給現場民眾,全新感受。

     開幕晚會,聚集不少貴賓,不但媒體影音團體拍攝,還有多架空拍機,在上空盤旋,增添不少氣勢。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