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蔡哲明》綠營攻「城」反思——難敵「蔣侯連線」

愛傳媒/ 2023.09.13 14:12

蔡哲明》綠營攻「城」反思——難敵「蔣侯連線」

蔡哲明》綠營攻「城」反思——難敵「蔣侯連線」

【愛傳媒「明」理專欄】臺北市長蔣萬安出席雙城論壇喊出「雙城好兩岸好」的歷史金句,自曝靈感來自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自從凱旋歸國遭民進黨團群起圍剿,即便邀約明年可在臺北舉辦,致詞感性提到作家張愛玲以及前國防部長俞大維,甚至引用李白及溫庭筠的唐詩「早發白帝城」與「望江南」等名句,比喻兩岸關係恰如江河行舟,不應該「過盡千帆皆不是」,卻遭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莊瑞雄比喻是不倫不類,透過意識形態的心證解讀,也讓一場「文創政治」的鬧劇荒唐上演。

  蔣萬安此行以最大陣容前往參訪,不僅背負兩岸之間穩定交流也替侯友宜的兩岸穩定政策強勢助攻,消弭長期缺乏官方對話的對立仇視,也承擔民進黨執政底下的兵兇戰危,這場雙城論壇疫情之後時隔三年終於舉行實體會議,確實再造兩岸共同期盼的互動「盛況」;另外,臺北市也與上海市簽屬「會展產業」、「減碳永續」以及「羽球運動」等三項合作備忘錄,但民進黨與親綠人士卻對蔣萬安的致詞發言「望文生義」群起攻之,開始透過負面行銷遂行「文創政治」,企圖打造一連串的仇中產業鏈。

文創政治的仇中產業鏈

  民進黨的「文創政治」正是透過「仇中文化」與「抹黑創意」進行政治操作,置入兩岸政策的扞格相對,過去七年執政下來採取一種「聯美抗中」的兩岸策略,為了降低國內反對勢力而用「媚共舔中」的政治攻訐,最終臺灣淪為美國甚至日本和中國大陸的談判棋子,不僅沒有提升國際地位,反而失去主動方向。

  雙城論壇同樣也在民進黨的「文創政治」底下,所謂「逢中必反」對其合作交流帶有意識形態,短短六分半鐘開場隨即掀起「蔣萬安旋風」,但在綠營眼中就是一個政治麻煩,他在對岸的所有言論都是違反臺灣主體,最後只能透過「親中人設」來將致詞當中的人物詩詞全數扭曲。

意識型態干擾敘事

  作家苦苓嚴詞抨擊蔣萬安雙城論壇在演講中提及張愛玲及俞大維兩位人物,對其大時代裡的個人命運與城市角色並不認同,他在臉書發文表示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漢奸之戀」,導致中國民衆抵制作品作為宣洩;另提俞大維在823砲戰後的「親美反中」,因在砲戰受傷返回臺灣並向美國求援等情事來做仇中敘事。

  民進黨莊瑞雄竟也化作文學大師對於蔣萬安引述中國古典詩詞做為譬喻公開針砭,但其角度依舊放在兩岸對立的意識之中,接著指出溫庭筠「望江南」的意境是等待郎君遲遲未歸,表達一種落寞淒涼的肝腸寸斷。而蔣萬安引述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輕舟已過萬重山」,想要表達兩岸可以共同克服解決困難挑戰,卻被綠營人士透過「文創政治」抹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根源。

  民進黨與親綠人士極盡所能對於這場雙城論壇展開圍攻,而把矛頭指向蔣萬安的致詞發言,刻意隱匿張愛玲的《孤島上海》在政治書寫上的情感連結,忽略從臺北紅回上海的關係脈絡,只能針對他的私人情感大作文章;而將所謂「漢奸敵人」來做古今對照揶揄蔣萬安,凸顯民進黨透過意識型態超譯腦補的敘事策略。

  蔣萬安提到參加俞大維紀念展有如半部中國現代史縮影,讚嘆他是抗戰勝利的幕後英雄。民進黨在其時代命運與個人選擇上刻意透過「左右派系」解讀,認定他無前後一致的政治立場,凸顯的是一貫政治纏繞的標籤手法;俞大維在炮戰過後向美求援即被認定「親美派」,在民進黨的「文創政治」底下自然不被歸屬為「愛台灣」的一群!

民進黨的不良執念

  民進黨如何重啟「兩岸發展」至今論述空洞,只能傾盡全黨之力詆毀雙城論壇進行政治操作,在世界秩序迅速更迭的情勢下,在當前雙邊情勢嚴峻之際,格外具有破冰的意味,也是兩岸尋求積極合作的一項實質利基;反觀民進黨在兩岸路線的「焦土對抗」,難怪對於任何交流形式總是抱持「不良執念」。

  民進黨參與兩岸交流的最大阻力恐怕來自黨章規範,民進黨中常會要求必須「事前報備,個案判斷」, 回顧2012年民進黨掀起一股「中國熱」,黨公職人員紛紛赴中訪問,民進黨就曾研擬黨公職人員一套「行為準則」;時任高雄市長陳菊還在2009年與2013年接連參訪中國城市相互交流,怎麼不見現在攻擊臺北市長蔣萬安的猛烈砲火呢!?

  民進黨團詆毀雙城論壇企圖利用「文創政治」壓制「蔣侯連線」,透過負面行銷打造一連串的仇中產業鏈且破壞兩岸穩定,挾其「仇中文化」與「抹黑創意」進行政治操作,不僅淪為美中政治角力棋子也迷失了兩岸發展方向;單看蔣萬安致詞中的人物詩詞全數遭到惡意解讀即不言自明,提及作家張愛玲到前國防部長俞大維被以仇中敘事,引用李白及溫庭筠的唐詩「早發白帝城」與「望江南」等名句遭指不倫不類,一切只為抹去中華民族在兩造城市的歷史根源,而用一種意識型態的超譯腦補,以古諷今對蔣萬安此行設下不良執念,也望塵莫及侯友宜兩岸發展穩定策略,卻斷送了執政以來在兩岸發展的歷史話語權。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投稿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