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狂開健康醫療選舉政策支票 候選人易忽略健保財務不穩

匯流新聞網/謝 東明 2023.09.08 14:38

cnews204230908a1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長期關注高齡及健康議題的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調查,台灣不僅生的少還活得不夠健康,平均餘命和癌症存活率,不但落後於日、韓兩國,平均臥床時間更長達將近九年,使得長照體系承受極大壓力,也造成健康醫療制度系統性的不穩。

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表示,2024大選的各候選人,在醫療健康政策上各有專業背景,例如民進黨賴清德及台灣民眾黨柯文哲是醫師出身、國民黨侯友宜胞兄是乳癌權威、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捐助成立世界級的癌症專科醫院。因此在健康投資、醫護人員、長照議題等,皆有不同程度的共識,但也都避而不談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錢從哪裡來?」

根據國健署的數據,台灣的不健康年數約為8.41年,這意味著近10%的人生時間,都在失能、臥床或患有慢性疾病,這不僅對個人造成痛苦,還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此外,根據OECD的數據,台灣國民的平均壽命,仍然落後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差距高達二到三歲。

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指出,台灣被全球譽為「過勞之島」,令國際稱羨的台灣健保體制,也是建立在醫護人員勞動權益的犧牲之上。然而現今的情況顯示,醫護人員的權益意識逐漸抬頭,改善醫護人員的過勞問題不分政黨,但這也凸顯台灣醫療人力不足的問題,並且產生了嚴重的醫療階級化現象,這已經背離了台灣健保制度,最初解決「因病而窮」的初衷。

「癌症死亡率高、失智無法根治」,這兩種疾病的困擾,不僅對患者本人造成巨大的負擔,同時也連帶影響到整個家庭,波及三代人。以癌症而言,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調查,近4成的癌友選擇自費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自費金額甚至超過50萬元,這樣的情況對家庭經濟造成了沉重壓力。

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表示,各政黨的候選人,在醫療政策上雖有共識,包括改善醫護人員的就業狀況、長照政策、癌症新藥基金,以及長照制度的放寬等方面,但卻未提及如何籌措相應的預算。特別是癌症新藥基金至少需要百億元,這必須透過政府跨部門合作與協調,才能增加健康醫療相關預算在國家總預算中的佔比。

雖然各候選人,都對健康政策表示了關注,但卻未對現行問題提出批評,也未務實面對台灣醫療政策中存在的財務缺口。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也強調,稅收和健保都是有限的資源,一個地方增加了預算,就會在其他社福預算上造成排擠。

照片來源:高齡化政策發展協會提供(示意圖)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車呼麻遇臨檢 兩男急藏毒難逃警鷹眼

四條通緝犯見警快步閃避 女警娃娃音喊帥哥秒轉頭被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