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台塑企業攜手雲林縣政府 守護台灣旱招潮蟹

觀傳媒/ 2023.09.07 17:36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濁水溪出海口生態環境,在各界的努力之下,生態越來越豐富,其中指標性台灣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數量漸趨穩定,依據中興大學研究成果指出,台灣旱招潮蟹全台總數約100萬隻,其中以濁水溪出海口最多,占總數約九成,惟目前因紅樹林擴張而面臨威脅。台塑公司及台塑石化公司,長期關注台灣旱招潮蟹棲地議題,為減緩紅樹林擴張造成台灣旱招潮蟹棲地限縮壓力,今(9/7)在荒野保護協會協助下,台塑企業攜手雲林縣政府一同疏伐紅樹林,守護台灣旱招潮蟹。


▲台塑企業攜手雲林縣政府,守護台灣旱招潮蟹。
(圖/記者洪佳伶攝)

為減少錯誤疏伐觀念所帶來的環境衝擊,荒野保護協會率先於2023/8/20辦理紅樹林疏伐志工培訓工作坊,邀請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謝國發副分會長、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研究中心張凱博士及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施月英老師進行授課,以經驗分享台灣旱招潮蟹行為特性、紅樹林疏伐觀念、疏伐工具選用及施作工法。今日參與學員高達30位,包含關心環境之協會團體及學校單位,課程兼具觀念建立及現地實作,學員們態度積極且融入,小朋友也在家長的陪同下完成培訓活動,在彼此心中種下寶貴的環境教育種子。

縣長張麗善表示,濁水溪近年經由雲林縣政府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等各單位通力合作,推動綠覆蓋及水覆蓋等保護工作,濁水溪掦塵防制成效相當成功,使得揚塵日數已從106年的59天,減少至111年的2天,並提供良好生物棲息環境,目前濁水溪出海口的候鳥季已經是全台鳥類專家趨之若睹的賞鳥勝地,每年3、4月多達20餘萬隻候鳥出境北遷,景觀壯觀,更有很大機會近距離看見東方白鸛、黑面琵鷺、草鴞等瀕臨絕種的珍貴保育類動物。


▲台塑企業攜手雲林縣政府,守護台灣旱招潮蟹。
(圖/記者洪佳伶攝)

台塑企業麥寮管理部協理蔡建樑表示,台塑企業感受到張縣長團隊對揚塵治理及沿海生態的重視與努力,並響應縣府與荒野保護協會的號召,動員台塑員工及社區志工上百人共同投入紅樹林移除活動,紅樹林繁殖力相當強大,一株過了一年可變成五百株,除了濕軟灘地必需人力外,也動用重型機具進行移除,藉由此次活動捍衛旱招潮蟹的生態,這樣的活動且需年年推動,方能維持生態的平衡。

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濁水溪水夾帶含有機質的泥砂,灌溉出全台灣最肥沃的彰雲平原,也造就出海口潮間帶灘地豐富動植物生態環境,惟根據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指出,目前濁水溪南岸棲地內發現海茄苳植群(紅樹林)有擴大拓展情形,經評估將對於臺灣旱招潮蟹生存棲地造成環境劣化威脅,為此雲林縣政府已邀集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國立中興大學、荒野保護協會等相關單位研商對策,並由台塑企業挹注經費支持棲地改善工作,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共同保護濁水溪動植物豐富且平衡的棲地環境,更打造濁水溪麥寮段為西部地區重要的濕地生態場域。

荒野保護協會雲林分會分會長廖梅雅開心表示,協會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認識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讓民眾透過活動增長知能,並將喜悅分享出去,才能吸引更多人一起為環境努力,為濁水溪做一件有溫度的事。本次活動共計疏伐範圍約2公頃,紅樹林約清出餘800公斤,參與民眾都覺得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活動體驗十分新鮮,期間也收到民眾反饋「第一次看到那麼多台灣旱招潮蟹」、「從來不知道紅樹林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如此之大」、「原來紅樹林會卡垃圾,還會影響生物」、「能夠參與活動親近自然,感到非常高興」。


▲台塑企業攜手雲林縣政府,守護台灣旱招潮蟹。
(圖/記者洪佳伶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