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學慎防腸病毒 花蓮慈院兒科呼籲「濕」洗手

中央社/ 2023.09.05 09:3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05 09:36:42)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醫師提醒家長,開學季要慎防孩子感染腸病毒。

8月29日開學日之前,疾病管制署公布臺灣出現2023年首例腸病毒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開學前一週(8月20日至8月2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2,030人次,相較往前一週(8月13日至8月19日)的11,501人次上升4.6%。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提醒民眾,一般常見的酒精「乾」洗手,不適用於消滅腸病毒,要預防腸病毒,用肥皂「濕」洗手更有效。

腸病毒是所謂的RNA病毒,主要在腸胃道內繁殖,跟大家常聽到的腸胃炎是不同的疾病。陳明群主任表示,依照往年經驗來看,腸病毒好發於夏季與秋季,在臺灣的高峰期有兩波高峰期,分別落在五、六月以及九月。由於腸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腸病毒會透過接觸到呼吸道飛沫或腸胃道污染物中的病毒而傳染,而在九月開學季的時候,如果有學生感染腸病毒的話,就有風險會因為學校團體生活,一起遊戲、一起吃飯而互相感染。所以,包含勤洗手在內的良好衛生習慣特別重要。

根據臨床統計,得到腸病毒的病童大約有8成5到9成是屬於輕症,常見的症狀為皰疹性的咽喉炎與手口足潰瘍。陳明群主任表示,腸病毒是一個沒有特效藥的疾病,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需要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來恢復,所以,在照顧輕症的腸病毒病童的時候,營養補給很重要,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口腔內的潰瘍或不適而拒絕吃東西,容易有脫水、電解質失衡的風險。這時候建議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冰涼好入口的食物,讓孩子在喉嚨不舒服的時候,能夠比較輕鬆的吃下去,有充足的休息與營養,搭配醫師開立必要的止痛藥物,就有機會早日康復。

在適當的治療後,輕症的腸病毒病人通常會在一個禮拜左右痊癒;但是有少部分的病童可能會有重症的問題,其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神經系統與心臟的感染。當腸病毒造成中樞神經感染的時候,可能會造成腦炎或其他神經的病變;如果是影響到心臟的話,會造成心肌發炎。這兩種重症發展都有可能出現更多的併發症,甚至嚴重到危及生命。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許多民眾都很熟悉使用酒精等乾洗手方式,但是酒精無法有效消滅腸病毒。陳明群主任建議,要預防腸病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肥皂濕洗手,正確使用肥皂等清潔用品,搭配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可以有效保護自身與家中學童、幼兒,免於腸病毒的威脅。

陳明群主任提醒家長,照顧感染腸病毒的病童要注意「發燒333原則」,如果發燒超過三天、發燒溫度達到39度以上、以及三歲以下的小朋友,建議儘快就醫治療,降低發展成腸病毒重症的風險。其實除了腸病毒的威脅之外,如果家中的孩子活動力與食慾突然變差,加上注意力精神不集中,對於親友的叫喚越來越沒有反應,又或者包尿布的孩子小便量越來越少,這時候陳明群主任建議家長,可以早點把孩子帶來醫院進行評估與檢察,早點發現問題,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嚴重健康問題。

漂白水的稀釋配置可以參考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的建議,將200c.c.(免洗湯匙*10匙)的漂白水加入10公升的清水(1250c.c.的寶特瓶*8瓶),配製成0.1%的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如果是已經感染腸病毒的病童,在清理嘔吐物及排泄物的時候,則要使用將1000c.c.(免洗湯匙*50匙)的漂白水加入10公升的清水(1250c.c.的寶特瓶*8瓶),配製成0.5%的漂白水進行消毒。

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細心為幼兒看診。(資料照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