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傳統捏麵技藝淵遠流長 王清榮師生聯展一窺鹿港「雞母狗仔」的豐富厎蘊

三星傳媒/ 2023.08.31 16:10
(記者葉靜美/彰化報導)捏麵人文化淵遠流長,相傳自三國時代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不論是宗教慶典或民俗節日都經常可見捏麵人為活動增添光彩,這項傳統捏麵技藝,在鹿港早期還有個可愛的名稱「捏雞母狗仔」,致力傳承此項技藝的王清榮師生,巧手捏塑出逾百件傳神生動的作品,橫跨古今人事物、形貌多元,今(31)日起在鹿港鎮圖書藝文中心展出至10月8日,鹿港鎮長許志宏邀民眾來一窺「雞母狗仔」的豐富厎蘊。

20230831160908G9H9
致力傳承傳統捏麵技藝的王清榮師生,巧手捏塑出逾百件傳神生動的作品,橫跨古今人事物、形貌多元,舉辦師生聯展,鹿港鎮長許志宏邀民眾來一窺「雞母狗仔」的豐富厎蘊。(記者葉靜美攝)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王清榮老師在鹿秀社區大學開設捏麵技藝課程,為傳揚捏麵人文化孜孜不輟,此次藉由師生聯展向大眾展示鹿港精湛的捏麵技藝,相當令人讚賞。鹿港早期稱捏麵人為「雞母狗仔」,都是在節慶活動時做呈現,尤其是廟會辦宴桌,就需要「捏雞母狗仔」,所擺放的稱之為看桌,還有過節時,也會做「雞母狗仔」,讓年節更有喜慶的感覺,歡迎所有好朋友來鹿港圖書藝文中心參訪。

20230831160929a7q1
王清榮作品結合鹿港景點,展出如龍山寺等,要讓更多人了解鹿港有很棒的景點及傳統手藝。(記者葉靜美攝)
 
王清榮表示,捏麵人是一種傳統技藝,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沒落,因此透過社區大學平台傳承此技藝,傳統捏麵人具有成本低廉、操作容易、色彩豐富的特性,此次結合鹿港景點,展出如龍山寺等,也讓更多人了解鹿港有很棒的景點及傳統手藝,人物有月下老人、觀音、媽祖、五虎將等,多為傳統人物。捏麵最主要怕水,現代材質經改良後,可存放很久,自然保存,不要潮濕、不要遇到水,放10年都沒問題。

202308311609562D5W
王清榮擅長傳統捏麵人創作,作品維妙維肖。(記者葉靜美攝)
 
捏麵人文化在宋元時期,是作為裝飾宴席的「看桌」,用蔬菜水果做成飛禽走獸,以及用麵粉捏成壽星、仙人等,這類風俗直到70年前在古鎮鹿港還非常流行,尤其是女兒歸寧省親,宴請女婿時會另設看席一桌。此後才逐漸取消,只在供神拜佛時使用,如今在舉行中元普渡或廟會祭神時,還可以看到許多「看桌」供人欣賞。
 
許志宏指出,以前鹿港的糕餅舖,會在典禮使用的麵食上捏出一套八仙慶壽的捏麵人,用來在壽桃上作為點綴,或捏出通俗小說故事裡的人物,每一個捏麵人只有一吋多高,卻是鬚眉如畫、栩栩如生。鹿港以前更有這樣的習俗,就是在冬至夜,大人忙於做圓仔粞時,孩子們就在旁邊做捏麵人,在地人稱為「捏雞母狗仔」,全家一起手作參與,感受年節的和樂氣氛。

20230831161025KoUo
王清榮擅長傳統捏麵人創作,作品維妙維肖。(記者葉靜美攝)
 
王清榮擅長傳統捏麵人創作,不論是人物、動物、神獸等傳統典故或現代的動漫角色都能信手拈來,尤其是各種花的造型,更是維妙維肖,令人真假莫辨。王清榮用捏麵手法述說民間故事,如包公審案、西遊記等,也嘗試將傳統只能插在底座上的立姿作品改良成壁飾,並配合書法題字,讓作品更豐富多元,是能在傳統中求新求變,並保存傳統技藝的全方位捏麵工作者。

20230831161039j5ON
傳統捏麵人師生聯展學生作品。(記者葉靜美攝)
 
王清榮強調,「捏麵人是千年的傳統民俗藝術,它凝聚了智慧和創造力」,期盼藉由傳統捏麵人師生聯展,讓社會大眾對民俗藝術給予更多關注,促進捏麵人文化綿延流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