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2023前進大南方」論壇盛大登場,南台灣五巨頭首長齊聚共築大發展新未來!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 2023.08.29 14:28

圖說/由左至右分別為嘉義縣翁章梁縣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今周刊謝金河董事長、臺南市黃偉哲市長、澎湖縣陳光復縣長。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今周刊今(29)日在臺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E棟國際會議廳,舉辦「2023前進大南方」論壇盛大登場,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臺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澎湖縣縣長陳光復等南部五巨頭縣市首長齊聚,從城市永續治理、科技南進到產業生態革新,共築大南方大發展新未來。

43年前,政府積極打造新竹科學園區與扶植產業發展,成為孵化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重要基地,培育優秀人才、推進產業發展,但長年重北輕南卻也導致產業過度集中。配合總統蔡英文「大南方、大發展」政策,今周刊邀請南部五位縣市首長巨頭共聚,聚焦串聯先進科技S廊帶到綠色能源創新聚落與農工大縣轉型等議題,透過政策帶動產業前景與吸納多元人才,擘劃南臺灣城市起飛大未來。

智慧治理帶動雙軸轉型 高雄翻轉南方新生態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與智慧城市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南台灣自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一路延伸至高雄科學園區、白埔園區、橋頭科學園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楠梓產業園區、仁武產業園區、和發產業園區、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與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形成了南臺灣半導體產業S廊帶。市府團隊積極幫廠商解決水電問題,包括再生水與綠電。德商默克、艾司摩爾也選擇落腳高雄與台南投資,讓半導體產業鏈中上下游都聚集在南臺灣。

在智慧城市方面,高雄市去年舉辦29場大型演唱會,結合AI大數據調配疏運,結合不同大眾運輸公司做整合規畫,以最有效率方式疏散世運場館人潮,疏運時間大幅縮短。高雄市政府也積極建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系,結合鴻海、光寶科、輝創、穩懋、三元、順益等推動智慧電巴運行結合智慧城市整廠輸出,打造高雄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基地與完整解決方案。

從智慧交通到智慧治理,高雄市透過密網布局提升城市耐災韌性,結合AI功能的智慧防災農來訊系統,另搭配MeNGO MaaS交通行動服務平台,成為亞洲第一個推動MaaS都市,實現碳經濟與觀光食宿郵購整合,以數位科技加速淨零減碳,透過雙軸轉型促成南台灣淨零產業鏈成型,讓產業生態永續的智慧淨零。

前瞻新科技引領未來 臺南帶動人才南漂崛起

當外界還對南方崛起論保持懷疑態度時,臺南市長黃偉哲在論壇上選擇直球對決,直接公布三大有力支撐證據,包括南科營業額年今年1~4月已正式超車竹科,去年南科年產值達1兆4500億元,包括先進製程投產、成熟製程擴產,帶動人才南漂,半導體產業群聚更透過交通外溢,讓南方崛起成為不爭事實。

「台積電3奈米園區是全球唯一可量產生產3奈米晶片聚落,南科吸引高科技人才遷入,搭配沙崙園區與中研院量子研究,為下一世代半導體世代做足準備。」黃偉哲強調,人才流動帶動城市發展,隨著越來越多高科技人才南漂,光是上半年淨遷入就已破萬人,儘管臺南古都明年將邁入建城400年,仍努力從上到下加大推動友善年輕族政策,讓臺南成為民眾口中適合戀愛、結婚、生子紮跟地之地,也落實南方發展崛起的人口重分配願景。

黃偉哲也特別提到,臺南豐厚人文歷史,在推動城市革新上有利有弊,過去頂頭三尺有神明,臺南是全台廟宇宗教文化興盛之地,如今則是掘地三尺有古蹟,當城市建設與道路擴寬遇到古蹟而必須放緩速度,文化保存與城市開發之間的拉鋸是必須共同正視的重要課題。

除了積極推動捷運建設外,臺南市也透過智慧停車與交通系統,建立低碳永續產業、跟上趨勢的教育環境與完整區域經濟策略,讓科技雨林能在南方成蔭,協助企業落地、讓年輕人安身立命,實現跨域整合新未來,讓臺南在面對下一世代革新中,不論在台灣或世界都佔有一席之地。

農工大縣勇敢超越 嘉義串聯大南方發展契機

嘉義縣長翁章梁提出將嘉義從農業大縣轉型為農工大縣,並透過科技與環保協助產業發展,提高經濟實力。嘉義縣擁有豐沛的土地資源,且有機會在科技與環保的主流趨勢下,打造淨零碳排與永續韌性。翁章梁提出採低汙染、低耗能、低耗水與高產值等三低一高原則,以提升工業技術,彌平工業與農業發展競合利基。

為了讓嘉義縣能夠更好地發展,翁章梁提出建立智慧科學園區,以創新、包容與永續為願景,串連南臺灣科技產業廊帶,協助在地產業軟硬加值與跨界跨業結合,鑲嵌入全球產業價值鏈。此外,嘉義縣也積極引進新興科技產業。

除了產業發展,嘉義縣也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計畫,為推動智慧農業計畫,嘉義縣舉辦國本學堂課程讓青農人數攀升,並在推動茶改場總廠南遷嘉義、布袋水產加值園區等農漁業現代化建設,以扭轉從農的未來。

嘉義縣也在積極發展無人機產業,翁章梁積極向中央爭取,讓嘉義縣的無人機成為5+2國家戰略性產業,並希望聚集產官學研單位進駐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

創造友善移居永續城鎮 屏東提升城市競爭力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表示,近年來屏東縣工商業發展蓬勃,遠超過農、漁、畜牧業。根據營利事業登記家數及銷售額資料顯示,2011年至2022年登記家數成長率達27.68%,銷售額成長率更高達48.84%。換言之,工商業已成為屏東的重要經濟命脈。

屏東的產業結構不僅僅是農業,商業發展與製造業發展各占43%,農業發展佔13%。境內有5大舊有產業工業園區,以食品加工與金屬加工業為主,提供1.6萬個就業機會、去年創造1779億元年產值。這些驚人的數據反映在目前屏東產業用地租售情況,租售比例皆超過90%。

屏北地區人口約42萬人,若納入臨高雄市周邊行政區人口達58萬人,合計約100萬人。未來結合高鐵延伸屏東,以屏東高鐵站為中心,串聯南側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合計3780公頃產業用地,發揮產業聚落優勢效應。屏東是南臺灣科技S廊帶共同體,未來聚焦太空科技、綠色材料、智慧農醫與新興科技4大面向。

屏東也致力於在文化、產業、生活、建設層面的發展,例如包括屏東演藝廳、縣立圖書總館改裝,千禧公園等,打造屏東閱讀城市,同時保留全國最大規模空軍基地勝利星村保存78棟115戶,吸引100家品牌進駐,改變都市地貌,讓屏東新都心成為科技人的新故鄉。

建構臺灣唯一永續低碳島 澎湖成為淨零轉型MVP

淨零轉型成全球趨勢,臺灣自然不落人後。澎湖擁有美麗海岸線、豐沛海洋資源,在觀光、海洋保育與綠能發電等方面已有基礎。將成為2050臺灣淨零轉型的MVP。澎湖縣與高雄、屏東、嘉義等地人口相連,船速30節1小時可抵達,成為大南方發展中有影響力的地區。澎湖有90座島嶼,其中19座有人居住,大海藻固碳計畫是重要綠能工作,海洋復育與保育工作也備受矚目。澎湖積極發展無煙囪產業,從永續觀光角度切入,讓澎湖觀光人潮今年可望突破120萬,創歷史新高。澎湖可望成為示範島,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優勢風力每年達3800小時,加上落實澎湖軟硬體社會福利,帶動澎湖成為全台新生兒出生率名列前茅的幸福城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