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楊秉儒》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

愛傳媒/ 2023.08.26 05:30

楊秉儒》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

楊秉儒》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

    【愛傳媒楊秉儒專欄】為了一個日本政府不顧國際反對聲浪,執意排放福島核汙水到太平洋的行為,好像搞得我裡外不是人?死忠擁核派不爽我,盲目反核派也不爽我?你們不爽歸不爽,該講的我還是會講。這就是邏輯辯證的可貴之處。

    合先敘明,我依然堅持擁護核能發電。太陽能、風力等綠能發電,因能量密度低,需要大面積土地,適合於土地面積相對較大,或是人口密度相對較小的國家。台灣本島人口密度全球第二,面積狹小,三分之二又是山地,平地面積更小,基本上不合適發展需要大面積的風力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若堅持要發展太陽能光電,勢必與農、漁爭地,或者砍伐山林,破壞生態;以風力發電而言,全球95%以上的風力發電為陸上風電,許多地區如美國德州、中國內蒙風力發電條件都遠較台灣為佳,風力發電成本低廉,自然合適發展風力發電。但台灣陸上風能有其天然限制,而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施工困難,經費高昂,每度電發電成本高於陸上風電 2倍以上,像台灣因土地面積狹小,但離岸風電喧賓奪主的地區,可謂絕無僅有,而台灣地處亞熱帶,用電尖峰在夏天。近年因電力裝置容量不足,缺電限電是夏天的夢魘。但台灣夏天沒什麼風,只能等到秋冬兩季,因東北季風盛行,風力強勁,台灣的風力發電才能發揮作用;其實以台灣地理條件,原本就並不合適發展風電,更不用說發展成本高昂的離岸風電,民進黨政府堅持並大力推動離岸風電,根本就沒什麼道理。

    至於火力發電,燃煤發電那不用提了,不用相信賴清德說的,會有乾淨無汙染的燃煤;而燃氣發電,在於天然氣的運輸成本高昂,而且台灣目前可供燃氣發電的天然氣儲存量僅能維持供7至10天使用,一遇到戰事或國際局勢緊張,基本上只能坐以待斃。所以,真正能讓台灣供電無虞的發電方式,依然以核能發電為上選。

    可是,核能發電真的完全無風險嗎?說沒有是騙人的,我們只能說,就科學理論上來說,相較於其他發電方式,核能發電是相對安全,且能穩定供應足夠電力的發電模式;但是變數在於不可抗力的重大天災,以及可以控制但是卻疏忽了的人為疏失。像是1979年發生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以及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災,肇因於當年對核能發電的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對爐心熔毀的物理及化學現象了解不夠,以及一連串人為疏失所造的重大災難;而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則是遇上重大天災加上人為處置不當。我們能夠說服社會大眾的,第一是時至今日,核電技術已經大幅降低當年三哩島、車諾比這類的核災再度發生的機率,而像是導致福島核災這樣的重大天災,實際上實屬罕見;這一點,千萬不要因為擁核而自欺欺人。

    其實李敏教授講得很好啊!人性與政治,就是那個無法控制的「如果」。要是真如日本政府所說,他們排放的,經過處理福島核汙水是安全的,既然這麼安全,我還是那一句靈魂拷問:

如果完全站在科學角度,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可以沒有問題(傷害可控且劑量已稀釋,氚這種放射性物質,大自然也有。),但是造成周邊臨海國家的「漁業風評被害」,日本政府能承擔得了責任嗎?另外,日本政府真的可以長期(至少在這持續排放的30年內)確保福島核汙水中,其他62種核種都被清乾淨,只剩氚嗎?

    如果福島核汙水經過處理之後真的是安全無虞,而且處理方式除了排放大海之外,還可以選擇如蒸發釋放、電解排放、混合水泥固化後進行地下掩埋、或是直接注入地層等方式,為何日本政府不選擇混合水泥固化後進行地下掩埋,或是直接注入地層這兩種方式,而是要採用最容易引起國際社會撻伐,擾動人心,甚至造成商業經濟動盪的排放入海方式呢?

    我相信科學,我也依然相信核能發電,我相信科學根據講求數據與事實,但我相信的科學卻不能保證在人性、經濟跟政治影響之下,不會出錯。我相信科學,但是我不相信日本政府還有美國政府不會在人性、經濟跟政治影響之下狼狽為奸。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是連IAEA都無能為力的。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