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scool 小林村 高雄停水

理想不會拋棄苦心追求的人/魯先聖

台灣好報/ 2023.08.25 11:40

姐姐和姐夫他們不久就回湘西了,年輕的沈從文就開始了他在北京為尋找理想而闖蕩的人生歷程。他首先報考了燕京大學二年制國文班,但他僅僅高小畢業的文化水準,考試時一問三不知,人家連報名費都退給了他。同班考試的人和老師對他說,你趕快回家吧,這做學問的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而更可怕的是,此時他的經濟來源完全斷了,他陷入了生活困境。他責問自己,我怎麼才能實現我的信仰呢?考不上,我就自學,沒有飯吃就賣賣報紙,幫別人做小工,我總之是不能退縮。他在銀閘胡同租了一間由儲煤間改造而成的又小又潮的小房子,房子僅能放下一張小床和一張小木桌,沈從文稱為“窄而黴小齋”。因為房子很小,他微薄的收入除了吃飯還可以應付得了。他很高興,相信自己又可以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奮鬥了。他白天去京師圖書館讀書,傍晚去街頭賣報,晚上在自己的斗室裏伏案寫作。北京的冬天很冷,他沒有條件生火爐,就坐在被窩裏寫。儘管艱苦的生活和惡劣的條件對於只有20歲的沈從文來說困難太大了,但那個神聖的信仰在鼓舞著他,激勵著他,使得他不僅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苦中有樂。他讀了很多書,寫了很多文章,但文章投出去卻都如石沉大海。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兩年時間。他開始懷疑自己,自己真的不是搞文學的材料嗎?他給當時的知名作家鬱達夫等人寫信,備述自己對文學的信仰和苦苦追求的艱辛。不料他的信還真的引起了鬱達夫的注意,當時已經名滿文壇的鬱達夫去那個小房子裏看望了幾乎瀕臨絕境的沈從文。這個湘西青年對文學的信仰和生活的艱難強烈地震撼了鬱達夫,他回去立即寫成了那篇著名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自此,中國文壇上一段傳世佳話產生了,一位世界級的文學大家開始走上文壇了。鬱達夫的關注,使得天資聰穎,生活閱歷豐富,又有了一定文學積澱的沈從文很快名滿京華。很多年以後,沈從文在回憶自己的那段經歷時告誡後人說,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信仰,各種生活的困難就不足為慮了。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審委員馬悅然說,沈從文是1988年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當時沈從文已經獲得提名,但是當瑞典駐華大使館代表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尋找到他的時候,可惜沈從文已離世幾個月了,而諾貝爾文學獎只授予活著的作家。沈從文是距離諾貝爾文學獎最近的中國人。

1985年,有幾個自稱“迷途羔羊”的學生,聯名給巴金先生寫信,要“尋找理想”,希望他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他們實現理想的“神秘鑰匙”,並以“神奇的力量”帶領他們朝著理想飛奔。

巴金先生抱病給幾位同學寫了回信,談了他對理想的看法。

巴金說:“把個人的生命連系在群體的生命上面,在人類繁榮的時候,我們只看見生命的連續,哪里還有個人的滅亡?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愛,更多的歡樂,更多的眼淚,比我們維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們必須把它們分給別人,不這樣做,我們就會感到內部乾枯。”

他坦率地告訴同學們,“我伏案寫作的時候,追求的就是集體的幸福和繁榮。”

最後,巴金先生語重心長地告訴年輕的學生:“我多麼羡慕你們。青春是無限地美麗,青年是祖國和人民的希望,未來屬於你們。千萬要珍惜你們寶貴的時間。只要你們把個人的命運同集體的命運連在一起,把人民和國家的位置放在個人之上,你們就永遠不會‘迷途’。理想不會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地追求,你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不要害怕,不要看輕自己,你們絕不是孤立的!昂起頭來,風再大,浪再高,只要你們站得穩,頂得住,就不會給黃金潮沖倒。”

幾個年輕人從巴金先生哪里得到了理想的答案,這個答案也從此影響了無數的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