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訪視復興區華陵整合醫療站IDS計畫 王副市長:讓鄉親擁有更安心的醫療環境

CNMA新聞聯合網/ 2023.08.25 08:00
記者:黃冠雅 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24)日下午前往復興區華陵整合醫療站,出席「2023桃園市復興區健保IDS計畫」大型醫療服務活動。王副市長表示,感謝長庚醫療體系21年來於華陵醫療站提供全天候醫療服務,照顧偏鄉居民健康,他深感敬佩和感謝,未來市府會投入更多資源,加強醫療站的基礎設施,讓醫護同仁及復興區鄉親擁有更舒適、安心的醫療環境。

王副市長談到,醫療人員的使命不是看病,而是要讓人更健康,他的期望是大家能夠「健康不生病、生只生小病、小病不變大、大病不致命」。他過去曾在台大醫院醫療體系服務,2013年第一次離開台北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服務,當時他以為那裡是偏鄉醫院,今日來到「華陵整合醫療站」才知道竹東其實是都會區,醫療站的資源相差太多,需要更多支持。

王副市長說明未來市府的努力方向,第一是強化醫療站的基礎設施,希望打造水、電、網路、存糧充足的銅牆鐵壁,讓醫療同仁放心工作,也讓醫療站在緊急時刻能成為附近居民的避難所;第二是開闢新的醫療模式,計畫投入資源來鼓勵民眾維持健康習慣,達成「健康不生病、生只生小病」的目標;第三是希望將華陵醫療站的穩健模式推廣到更多醫療資源不足的地方,以最精簡的人力、最好的設備建構最完整的健康醫療照顧模式。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華陵整合醫療站成立以來,這裡從沒有診所、藥局及衛生所,到有醫生、增加科別、運用巡迴醫療帶入各項專科醫療服務等,20餘年來華陵整合醫療站扮演著健保政策的示範角色,例如:2018年開放遠距醫療,長庚醫院率先於2019年導入遠距醫療設備,後續2020年遠距醫療正式納入健保給費,目前在50個偏鄉離島地區廣泛適用。感謝長庚醫院、聖保祿醫院、醫師公會、牙醫師公會等所有醫護人員投入偏鄉醫療服務,各位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和優渥收入,在天災發生、交通受阻時更是守護居民生命安全的第一線人員,每一位都是醫療奉獻獎的得主。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長庚與聖保祿醫院團隊至「華陵整合醫療站」服務至今已21年,除了提供24小時不間斷急診照護,更透過同仁們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一點一滴完備西醫、中醫、婦產科、牙科等各個專科醫療服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上具備一般醫院的服務,每年就醫人數上看6千多位,能滿足居民的需要,減輕民眾下山就醫的不便。健保署IDS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最大的意義是讓偏鄉民眾在繳交同樣健保保費的情況下,享有應有的醫療服務,提升全民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