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台灣錢淹腳目,民間財富累積速度越來越快。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2023)年上半年國銀存款增額衝破兆元大關,已達1.28兆元,尤其6月單月的存款大增5,034億元,寫下近2年來增量第3高,僅次於2021年10月單月9,900億元,以及2022年11月的5,054億元。
近3年來國銀的存款增長非常顯著,像是2020全年飆升3.9兆元,2021年全年衝出3.8兆元、2022年全年上揚3.7兆元,等於短短3年內大增超過10兆元。金管會指出,過往國銀存款水位要爬升10兆元,多半須要7至10年左右時間,而最近3年已狂增11.4兆元,主要和我國出口維持一定量能有關,也顯示民間富有度大幅提高。
至於今年6月國銀存款上升5,034億元,探究主要有3大原因,其1是股利入帳;第2是政府機關稅收入庫,進行資金調度轉定存;第3是企業戶進行資金調度,將海外子公司股利匯回。
而民間越來越富有,有助於銀行發展富豪財管及新金融商品的研發力,因此金管會鬆綁相關法規,宣布放寬銀行實務交割規定。在去(2022)年7月開放銀行可幫客戶保管具股權連結性質的「境內」結構型商品或結構型債券,並依客戶指示賣出後,再擴大至「境外」結構型商品,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也適用。
金管會認為,這項開放有2大益處,像是客戶不必再自己去券商開戶、賣股,且商品到期時若低於履約價格,不必被迫認損;其次是銀行可到證券商以保管銀行名義開立帳戶,以協助客戶處分實物交割的外國股票,且銀行對帳單可呈現該結構型商品轉換的有價證券及相關損益,協助客戶掌控資產狀況,以及提供一站式服務。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