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因為央行連續升息、限縮不動產貸款金流,加上政府打炒房措施一波波,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市就降溫,也開始出現一些爛尾樓事件,而近日台北市再爆建商難撐而「蓋不下去」;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是預料中的事」,他分析「4因素」將更加深小建商壓力,爛尾樓恐怕會越爆越多。
爛尾樓事件再爆、且恐怕後續會再有,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目前環境對於預售案確實不利,建商相關貸款壓力大,包括餘屋貸款調整,又或銷售須來到一定量體才撥款,或是限期開工,以及銷售時買方在購屋投資上的限制,等於產品賣不出,持有上要是口袋不深,現金流緊,尤其小建商風險就很大。
陳炳辰建議,民眾在挑選預售案,注意品牌、地段外,還有契約上信託方式,雖大多走銀行價金信託,但應有銀行把關撥款進度,付出的款項就還算有一定的保障性。
談到爛尾樓,莊孟翰認為「是預料中的事」,他分析「4因素」將更升高小建商壓力,第一,回溯至2018年以來房地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除了台商回流、市場熱錢流向房地產,還有土地價格上升、營建成本大幅升高,房價也大漲,這幾年推案量很大,不過建案銷售率除了2021年達到6成,其餘各年度都低於5成,由此可知未來的餘屋數量將越來越多,又隨著交屋潮出現,賣壓不小。
莊孟翰指出,第二點,內政部最新發布的2022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達8萬2千多宅,高於近5年平均數量,建商餘屋多、又有新推案待售,若賣得不好,中小建商金流不穩、財務就會出問題。他說,除了建商本身餘屋,還會面對地主戶、投資客釋出的物件競爭,將產生「競價出售」的現象及壓力。另外,營造成本高、金流被斷、買氣不振之下,體質不好的小建商勢必會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