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記者陸懷恩/台北報導
據陸媒報導,廣深港正謀劃設計時速650公里磁浮線路,共4個方案,如方案通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特色,也將成為繼上海浦東第一條商用磁浮鐵路後,大陸再建的第二條磁浮線。
據《廣州日報》報導,第36期「花城院士講壇」5日在廣州舉行以「增強城市基礎設施韌性」為主題的論壇,邀數十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院士、學者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則在現場分享廣深港磁浮線路的設計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說,對照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設世界一流灣區要求,實現便捷、高效、安全、經濟的交通出行,是支撐廣東(灣區)建設的必然考慮;但他認為廣東交通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一體化戰略不清晰、城市擁堵情況嚴重、新技術發展迅速但無序重覆情況突顯等等。
陳湘生提到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磁浮說,該線路設計時速650公里,廣深港主軸位於大灣區經濟最發達的知識密集型產業走廊內,2017年客流密度已趨飽和,2035年廣深港主軸客流密度將達2.6億人,能力缺口約4000萬人,因此需新增1條高速項目,來實現滿足廣深港交通需求。
這是此地建造磁浮的構想,且提出4個可能路線方案,但都經過東莞,都預留往北延伸至白雲機場,往南延伸至香港九龍。
上海磁浮列車是中德合作產品,2003年1月投入商業營運至今已20年,路線從地鐵龍陽路站搭乘磁浮列車,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全長29.8公里,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431公里,坐一趟僅需7分20秒,是世界首條商業化營運示範線,但因造價太高昂,至今還未開通第二條。
此外,在應付極端氣候對城市交通影響方面,廣州地鐵設計董事長農興中說,「我們也在研究極端災害天氣條件下,比如大雨暴雨,城市怎麼解決內澇問題,我們的設防標準是多少?此外,結合國家十四五重大課題研究專項,針對大客流情況下,如何控制應對運營相關風險,都已開展相關研究。」
據稱,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重大技術問題及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完成「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先進軌道交通」專項項下課題,努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也成為該區的重點建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