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雲林臺大分院x國衛院研究 多元社會活動有助長者身心健康

台灣好報/ 2023.08.02 22:58
▲ 右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主任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副研究員(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長照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議題,雲林臺大分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近期合作研究發現,參加社會活動是長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元素,多元社會活動的確有助長者身心健康,社會活動的質量與身心健康有明顯的關聯,對於大部分長者,一定程度的社會連結是具有重要性的健康促進因子。

雲林臺大分院馬惠明院長表示,為加強與國衛院的合作,本院今年成立高齡醫學中心,並由洪健清副院長擔任中心主任,帶領精神醫學部黃偉烈主任及神經部張楷杰主任等多科專業團隊共同努力,整合專業知識和資源,以推動更多深入的研究探索,並為長者健康福祉作出更具意義的貢獻。

高齡醫學中心洪健清副院長表示,本次研究以雲林地區長者為對象,團隊歸納參加宗教活動、擔任志工、參與運動團體、與子女互動、與朋友互動等十二種社會活動型態,來分析雲林地區長者活動參與數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經研究結果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長者,參與活動數量在兩種以下。進一步的集群分析則顯示,若要將長者依參與活動的數量分為兩群,活動在三種以下與四種以上者,具有較清晰的界線,可以對幸福感與情緒症狀做有效的區分。此研究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一系列合作的初步成果,對國內高齡健康議題提供了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副研究員表示,社會活動與高齡精神及身體健康,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過去的研究發現,參與較多社會活動的長者,除了身心較為健康之外,比較有機會獲得適當的醫療照護。然而,如何協助社會疏離的長者,如何推廣符合台灣民情的社會活動,來促進身心健康,是相當困難的研究議題。國衛院感謝雲林分院優異的研究團隊,投入這個研究,這幾年深入雲林地區實地訪查,瞭解高齡長者社會活動參與,以及身心健康的狀況,獲得相當寶貴的資料。不僅有助於政府規劃高齡精神健康相關政策,在學術上,也是後續研究相當重要的基礎。

馬惠明院長表示,雲林臺大分院近年來不僅配合國家政策推動長期照護服務,更著眼於高齡及老化醫學研究,透過與各專業緊密合作,發展科技醫療照護並結合醫療資源與研究發展成果,並在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科技部等計畫支持之下,本院雲健康社區中心、阿波羅計畫及骨鬆肌少症等多團隊走入偏鄉與社區,結合民眾和基層醫療的力量,共同維護高齡長者的健康、延緩老化並預防疾病的發生,各團隊執行表現優異有目共睹,骨鬆肌少症團隊以攜手偏鄉共創樂齡希望榮獲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阿波羅計畫團隊榮獲2023第二屆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Silver)等多項殊榮。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