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生命裏有過“當兵”的歷史/欒德慧、劉浩博

台灣好報/ 2023.08.02 09:58

欒德慧、劉浩博

有一首歌唱道:“生命裏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感到珍貴……”王謙祥和李增瑞作為中國相聲界的一代領軍,許多人知道他倆是黃金搭檔,連袂合作已經六十多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倆也是“戰友”,一同接受過難忘的軍營曆練。

1964年,王謙祥和李增瑞所在的文工團安排文藝骨幹深入社會體驗生活。得知有到部隊的名額,尚未成年的王謙祥和李增瑞找團領導“死磨硬泡”,最終於爭取到了去唐山某步兵部隊鍛煉的機會。

一到部隊,16歲的王謙祥和17歲的李增瑞便感受到軍營大家庭的熱情,戰士們把最新的軍裝拿給他們穿,把最好的床鋪騰給他們睡。部隊領導擔心怕他倆累著傷著,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是百般照顧。

“這哪像個當兵的樣子啊?”幾天舒適的日子過下來,王謙祥和李增瑞“享受”不住了,兩人找部隊領導“上諫”,主動要求到訓練最苦的“尖刀連”鍛煉。

“尖刀連”沒有特殊兵。在同官兵們一起摸爬滾打的日子裏,王謙祥和李增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訓練一天下來,渾身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可他們卻從不言苦,而且互相“打氣”。負責教練他們的班長是全師有名的“武狀元”,為了帶好這兩個“新兵”,他時常利用業餘時間給王謙祥和李增瑞“開小灶”,著實讓他倆過足了“當兵癮”。

火熱的軍營生活使王謙祥和李增瑞同官兵們結下了深厚情誼,同時也孕育了他們汪洋滋溢的藝術靈感和激情。根據軍營裏的人和事,王謙祥和李增瑞創作了許多小段子,利用訓練間隙講給大家聽。因此一到訓練間隙,訓練場上便笑聲不斷,掌聲震天。

兩個月的軍營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沒有鐵血奏鳴,也沒有壯懷激烈。然每每回顧起曾在軍中的日子,已是古稀之年的王謙祥和李增瑞都感慨萬千。他們說,那是他們此生最難忘的歲月,雖然短暫,卻受益終生。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相聲藝術被打入冷宮。剛剛嶄露頭角的王謙祥、李增瑞憑藉軍營裏磨礪出的戰略思維和堅韌精神,順應形勢在“革命宣傳”活動中唱歌、跳舞。遠離本行8年,兩人非但沒有與相聲絕緣,而且通過接觸不同的藝術門類,為日後回歸相聲積澱了厚實的創作功底和豐富的表現形式。

特殊的錘煉和洗禮,成就了王謙祥與李增瑞負氣含靈的相聲造詣,同時也滋育了他們德厚流光的藝術品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拜金主義盛行,文藝界“走穴”成風。其時風頭正健的王謙祥和李增瑞堅守文藝初心,在認真完成所在的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出任務之餘,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慰問義演。義演不同於盈利性演出,有時候各方麵條件相對艱苦。但不論是正規劇院,抑或露天草臺,他們始終堅持用最高的演出熱情和最好的演出水平面對觀眾。王謙祥說:“每當看到一些群眾跑老遠的路來看我們演出,我們心裏便熱乎乎的。觀眾是上帝,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只要他們高興,哪怕環境再艱苦,我們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作為演員,不僅要對藝術負責,更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觀眾。”

為了把最好的作品奉獻給觀眾,王謙祥和李增瑞在創作和演出中堅持“來源於人民,服務於人民”。以他們合說的相聲《方言與外語》為例,在電視上播出的時間只不過五分鐘,可他們卻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來進行創作。這個相聲不僅需要會說山東、山西、四川、東北等各地方言,而且需要用各地方言說外語。在創作和排練過程中,他們一面向各地群眾認真地學習方言,一面虛心徵求和聆聽群眾們的廣泛意見。最後作品在各地演出時,叫好聲不絕於耳。王謙祥說:“好的作品必須要適合觀眾,而適合觀眾首先需要向群眾學習。脫離了群眾和現實生活,我們就好比是無水之魚,從而斷送了藝術生命。”

從藝60多年,王謙祥和李增瑞的演出足跡遍佈全國各地,許多部隊也留下了他們戀戀忘返的身影。“看到官兵分外親”,基於這種感情,有時候其他文藝團體到部隊慰問演出,王謙祥和李增瑞也“加塞”前往。他們說,不管到哪個部隊,都是一次再學習和再充電。

“生命裏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王謙祥和李增瑞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人,但戰士情懷已然厚植於心,時刻鞭策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奮楫篤行,履踐致遠。(圖:欒德慧、劉浩博提供)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