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房市景氣大好,為何餘屋量也創歷史新高?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布「待售新成屋」,也就是營建署利用地籍資料、房屋稅籍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將屋齡5年內、仍維持第1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住宅,視為「待售新成屋」,民國111年第四季為8萬2307戶,創99年第二季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
去年第四季全台灣「待售新成屋」為8萬2307戶,已達歷史高峰,相較統計之初民國99年第二季的2萬5352戶,翻了3.24倍,民國104年第四季房市景氣反轉向下,餘屋量更是猛增,一路從6萬多戶攀升至7萬餘戶,107年第二季更曾飆上8萬戶。
不過,弔詭的是,這三年房市因為疫情紓困、熱錢亂竄,房市景氣大好、預售案賣得好,如今揭露出來的餘屋數字,竟是創新高。對此,內政部官員表示,主要是這幾年取得使照量體也大,第一次登記後的新成屋列入統計所致。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事實上,景氣好階段,建商自然不會在預售屋時期全部賣光,而是待取得使照後,將惜售封盤的銷售成數釋出,讓價格可以賣得比預售時期更好,另一方面,的確交屋潮也會使得新建待售住宅的統計數字上,呈現增多情形。
由於2015至2018年區間,許多建商的確面臨房市交易量縮、房價下修,出現交屋不順或餘屋去化緩慢的現象,但有些建商在低利率環境,一直撐且還有銀行餘屋貸款支援,沒想到撐到2020年疫情爆發,房市景氣不但沒衰退,還逆勢「V型反轉」噴發,手握餘屋的建商,瞬間房價暴漲,獲利豐沛。
也因此,不少建商面對央行限制購地貸款18月內動工,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在這之前早已經擬好因應策略,採「邊建邊售」或「先建後售」,若為先建後售,未來全台待售新成屋戶數勢必增多。
何世昌認為,去年第四季開始房市景氣轉弱,也的確部分地區或產品,價格有出現修正,而餘屋量體多的區域,則多為新興重劃區。至於消費者期待的撿便宜,他提及,中大坪數產品價格正在修正,但恰好首購族鎖定的小宅還在漲,才會讓一般民眾認為,房價沒有跌、仍不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