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總是伴隨失業率上升,因而受創最重的當屬中下階層的勞工,要注意的是,最近一年暴力升息帶來的並非「經濟蕭條」,而是「中產階級蕭條」。他們的消費力都會下降,進而影響整體經濟面的結構表現。大陸五、六月的降價季沒有激起採購量,台灣也是一樣有氣無力。(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世界AI的產業兩大要角――輝達的黃仁勳、超微的蘇姿丰接連訪台,捲起全台的相關企業的股價連翻上漲,台灣的另一護國神山似乎又近在眼前,政府官員當然乘機大撒景氣樂觀榮景。反觀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再借韓國瑜的台詞「莫忘世上苦人多」,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批評經濟部長產業和能源施政不及格,人民未來有苦日子過。
官有學問,上下兩口
財政部門最近公布六月份出口323億美元,衰退幅度達23.4%,不但連十黑,跌幅更是14年來單月最深。財政部解釋六月出口衰退的四大主因,是通膨陰魂不散,各國又升息;二是中國大陸疫後復蘇不如預期,消費欲振乏力;三是台湾企業仍在調庫存,訂單多短單;四是去年出口基期偏高,相對比較下滑較大。哇!連去年基期都被拿來粉飾,真是官有兩口。
新冠疫情三月解封不帶口罩後,全台的餐館瞬間要排隊,旅館馬上順勢調漲房價,百貨等實體店面業績也恢復到疫前水準。可惜,好景不常,最近各大風景區又見冷清情境,商圈的店面仍然一排排的鐵門深鎖。外冷了八個月,內熱了兩個月。中央銀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1.72%,台灣景氣會轉為「內外都冷」的蕭條情況嗎?
期待保二,寄望內熱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二」破功,央行總裁楊金龍解釋,比起主計總處的預測,央行對於貿易、投資的展望更差一些,但在消費方面,主計總處又比央行樂觀看待復甦力道。
主計總處對於內需經濟的預測,長期以來都趨樂觀;但是,對於通貨膨脹又傾向保守。這是行政官僚配合執政當局樂觀、作多的心態。社會大眾站在生活和工作的第一線,每天面對油塩柴米醬醋茶,感覺當然和官僚們不同。
有感無感,差別很大
國家GDP的計算公式是,GD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出口 - 進口),而其中貿易、投資和消費是影響經濟成長率的三項要素。楊金龍表示,近期確實看到營建業景氣趨緩,但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主要是考量到出口、投資表現不好,而消費方面也無法樂觀。
為何央行如此悲觀?台湾是外銷導向型的經濟,貿易佔GDP的比重近五成以上。商研究董事長許添財說:「台灣出口的衰退,很難從內需經濟中補過來。」他不愧有地方父母官的經驗,本身也是經濟專業,更重要的是有老實說的個性。他的話比較有參考價值。
冷熱景氣,市場知道
市場仍然是經濟景氣的櫥窗和溫度感知器,固然網路交易近年成長迅速,但實體店面的人潮和提袋率依舊是左右經濟榮枯的主力。
台灣近年內需市場愈來愈難做,主因是賺錢不容易。最近很多餐飲、食品店關門了,一是店租上漲,二是原料、薪資和電費都上漲,售價卻沒相對調上去。辛苦做,人工難找,多半是老闆和老員工在硬撐。而百貨看似仍有新企業上場,員工卻奇缺,得靠集團緊急人力調度,绝非長久之計。
頭痛的是,全台旅遊區現在轉趨冷清,因為台灣人老想往國外旅遊,人潮又往日韓東南亞去了;陸客至今卻仍口水大於油水,每月來台人數約只有萬人,看來2023總統大選前,蔡政府是鐵了心要硬阻擋了。少了動輒百萬陸台,內需經濟要好真的不能太樂觀。
誰失業了,睜眼看看
「經濟衰退,鄰居失業;經濟蕭條,你失業了。」這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的名言;但是,現今,不尋常的事正在發生。美國等各國經濟生產下滑,就業市場卻幾乎沒有變差的跡象,台灣也有同樣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
經濟蕭條總是伴隨失業率上升,因而受創最重的當屬中下階層的勞工,要注意的是,最近一年暴力升息帶來的並非「經濟蕭條」,而是「中產階級蕭條」。這些族群的普遍儲蓄率偏低,薪資又更趕不住通膨,在實質收入下降的壓力下,他們的消費力都會下降,進而影響整體經濟面的結構表現。大陸五、六月的降價季沒有激起採購量,台灣也是一樣有氣無力。
同胞們!看緊荷包,暫時別太敢花錢吧!苦日子可能還在前頭,別被蔡政府在總统大選前的大撒幣迷惑了!那是大家的暫借款,將來遲早都要還的。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