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台積電 金鐘獎 東湖車禍

陳婉真說故事》頭城第一人 康灔泉故居修復記

優傳媒/ 2023.07.25 17:45

宜蘭縣最古老,有兩百年歷史的頭城十三行街屋整修計畫,是由頭城名書法家康灔泉孫女康保瑜獨自一人提出申請,過程艱辛。(圖/康保瑜臉書)

 

作者/陳婉真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老友康保瑜在修復老家,照片上看她瘦削的身影從事難度極高的古宅修復,心想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她。

 

果然是受到老宅的吸引,日前趁訪友之便,特別多安排一天的行程,到頭城找保瑜。

 

和康保瑜相識,是在1989年鄭南榕自焚後,我突破黑名單回台參加他的喪禮,接著有一段時間因為國民黨政權對於我的成功闖關回台,找不到先例,不知如何處理;又因為鄭南榕的自焚事件造成社會極大的衝擊,究竟要不要抓我?要用什麼罪名抓我?檢警雙方都很頭痛。

 

康灔泉故居修復工程上樑。(圖/康保瑜臉書)

鄭南榕的遺孀葉菊蘭很堅強,她特別邀請我去住在她家,因為那時國民黨不敢再發生一次自焚事件,她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由於那時剛解嚴不久,一向隨意抓人的行為模式已經行不通,何況我喊出台灣人有權回家的訴求,得到社會很大的同情,警方也不知如何是好;反倒是民進黨前主席江鵬堅和律師李勝雄「教」警方先作筆錄,讓我的案子回歸司法案件,開庭前由法院傳喚即可,而我好不容易才闖關回台,自然沒有逃亡之虞。就這樣,原先埋伏在葉菊蘭家附近的警察才終於能够撤哨,解除雙方的緊張關係。

 

從鄭南榕於4月7日自焚,到葉菊蘭決定參選當年年底的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那幾個月的時間,自由時代雜誌社仍然照常運作,雜誌也照常出刊。那段時間我常常在葉菊蘭家和雜誌社兩地之間往返,因為那時海外黑名單人士一波波以各自的方式返鄉,幾乎每位黑名單人士第一站都是到雜誌社向鄭南榕致敬;除了頻繁的街頭抗爭之外,我有時也幫雜誌社寫寫稿、和鄭南榕的弟弟鄭肇基聊聊天,也和雜誌社同仁打成一片。

 

和康保瑜就是在那段期間認識的,她那時也是雜誌社的工作同仁。在總編輯胡慧玲的帶領下,雜誌社一群娘子軍也經常參與街頭運動,譬如我帶著七歲的兒子上街抗議黑名單政策時,娘子軍們會主動去麥當勞買漢堡及雞塊,讓兒子不會感覺那麼無聊,康保瑜就是其中之一,而我和她的互動也僅只於此。

 

歷經申請,修復到完工,前後四年多的時間,終於在上個月整修完成,把宜蘭縣最早的古蹟擦亮外觀,過程令人感動。(圖/康保瑜臉書)

 

直到這次到頭城老街找到她,看到老街臨馬路一個大水塘,旁邊就是一棟看起來很氣派的翻修老屋,臨路牆面上頭有一個大大的「康」字,並有製作麵線的壁畫,原來這裡就是康保瑜的老家。

 

康保瑜解釋說,兩百年前這裡是臨海的港口,頭城則是漢人在東部第一個建立的開墾據點,當時是噶瑪蘭(古名蛤仔難)地區人口及商業最繁榮之處,所以稱為「頭城」。在頭城火車站前廣場樹立有一塊「開蘭第一城」的石碑,訴說它在東部開發史上的重要地位。

 

康保瑜說,早年家門口這個大水塘前面就是海,彰化鹿港淤塞沒落後,部分和中國往來船隻改從這裡出入,這裡是頭城的通商口岸,貨物從船上卸下之後,直送老家旁的商店區商家。因此老家被稱為「頭城十三行康家古宅」,是港口第一家商家。

 

靠著熱忱及不屈的毅力,康保瑜化不可能為可能,把祖宅修復完成,為宜蘭縣最早的古蹟重現兩百年前的壯觀與容顏,也為古蹟保存起了正面的示範作用。(圖/陳婉眞攝)

 

所謂頭城十三行的「行」是指「行郊」,即目前所謂「同業公會」,也就是「各行各業」的意思。兩百年前遠在後山的頭城就有十三行群聚於此,可見當年海港的繁榮。

 

康家起初是從事米穀業,並慢慢轉移重心至麵線、麵干,甚至米粉的製作。他們家和宜蘭首富,也是宜蘭首屆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居,都是面對當年港口的兩間宅院,可見康家在地方上的實力之雄厚。

 

「小時候每逢選舉快到時,家裡隨時有很多候選人、助選員,感覺那些人講話操幹落譙,很不喜歡聽他們講話,想不到自己竟然讀了政治系。」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的康保瑜,還是游錫堃的同班同學(游錫堃是擔任省議員期間才到東海大學取得學士學位)。而小時候讓她討厭的候選人中包括郭雨新以降的宜蘭黨外人士,都要到康家拜訪,連遠在台北參選市議員的康寧祥,也因為是同宗的關係,常來頭城康家找阿公。

 

早年的碼頭,而今成為都市中難得的一窪大水池,是許多建商夢想開發的好地段,靠著地方文史人士的努力終獲保留,靜靜的訴說東台灣開拓第一城的老故事。(圖/陳婉眞攝)

 

仔細去查老屋牆上懸掛的「康灔泉故居」,故居的主人正是康保瑜的阿公,是書法名家,曾於1940年參加日本南洲書畫協會舉辦的全國書畫大展,榮獲「特選金賞」,那年他33歲。

 

由於老屋的整修是向文化部申請的計畫,康保瑜花了很多時間找尋祖先開墾蘭陽的足跡,才發現康家在日本人抵台後公告讓台灣人自行選擇國籍時,祖先選擇不登記日本籍。因此,康家代代成為長住台灣的華僑,由於沒有日本國籍,日治五十年間無法置產,只能向林本源承租土地建屋。

 

而書法家阿公在世時,算是地方上數一數二的意見領袖,除了日治末期的1943年,為了與皇民化運動相抗衡,創立「八六書畫會」;1945年日本戰敗後,他和地方士紳合組「光復同慶會」,擔任副會長;1947年二二八事變那年,他主動放棄「華僑」的優越身分,將籍貫改為台灣。

 

康保瑜背後建築物牆上一個大大的康字,及製作麵線的壁畫,訴說早年康家的發展史。康保瑜說,老家最漂亮的建物因道路拓寬被拆除,時任縣長的劉守成怕她無家可歸而把這一帶列為古蹟區,這次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她把祖宅修復完成,她的精神令人感佩。(圖/陳婉眞攝)

 

1958年八二三砲戰發生,康灔泉發起書法勞軍,並於次年在中國國民黨駐菲律賓總支部大禮堂,舉辦書法展,將義賣所得62萬餘元,全數捐出勞軍。

 

康阿公也曾長期義務在地方上教授書法,可謂桃李滿天下;尤其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黨外候選人在頭城、甚至在宜蘭縣參選者,都曾得到他的明捐與暗助。看阿公這樣的事蹟,難怪康保瑜在鄭南榕自焚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敢去雜誌社上班。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四年前康保瑜決定返鄉經營,並向文化部提出「揚起記憶的風帆:十三行街屋修復案」的計畫,歷經重重困難,終於在今年6月18日舉行開幕慶。

 

為了修復古宅,她以三百多萬買下這樣一塊街屋的土地,將兩戶連棟的老宅一起修復完成。(圖/康保瑜臉書)

 

誠如她在邀請函中說:

 

歷經四年的戒慎恐懼,「揚起記憶的風帆:十三行街屋修復案」終於得以完工誌慶,宜蘭縣最古老的古蹟群至此得以隱約若現。6月18日,我們邀請大家來一起分享老屋新生的喜悅,並見證兩百年前十三行倉庫招待廳的花窗與帆影,與盧纘祥先生〈帆影〉詩中的「掩映蓬窗又畫欄」相互輝映。

〈帆影〉這首詩描述站在頭城的老街上可以看到帆張掛在桅杆的最高處,隱約看到雕刻精美的船,倒懸片片印波瀾。今天我們很難想像與大海如此靠近,但其實此情此景還停泊在許多人的記憶裡。

2009年時張美鳯老師訪問街屋主人保瑜的三嬸婆蕭昭女士時,曾聽她描述1923年剛嫁入十三行康家,在端午節時的大溝(應指頭城橋、舊蓮光寺及到出海口)上看見精美的雕刻船,上面載有藝伎,船隊大排長龍在河面上游行,情景好不熱鬧。

 

由於康家子孫眾多,各房際遇各不相同,當年的街屋早已被一間間分割,有好幾間已經不再是康家人所有。

 

為了讓兒時的老家印象重新呈現,康保瑜還自費以首購族身分,花了三百多萬買回一間街屋的地(地上物已呈廢墟),所申請的四百萬元則要修復兩間街屋,重修下來,補助款根本不够,讓康保瑜平白背負了許多債務。整修期間除了和官僚打交道的重重困難,又遇到疫情肆虐,老街形同死城,加上疫情過後的原物料上漲…,最慘的是還曾遭到黑道的恐嚇,小命差點不保。

 

老屋修復,屋頂全為木造,上面蓋上紅色薄片瓦,施工程序繁複,目前已經很少工人會施作,增加工程的經費與施工的難度。(圖/康保瑜臉書)

 

回憶起四年來整修過程的箇中艱辛,康保瑜直呼,早知道這麼困難,當初絕對不敢提出申請。

 

無論如何,康家古宅的局部修復,總算大功告成。雖然因為所有權人眾多,原先文化部希望讓參觀者得以從古宅室內打通的通道,一窺早年康家廠房作業情形的想法難以實現,至少外觀看起來相當壯觀,早年開蘭第一城的氣派在此可略見一二。

 

古蹟保存及老屋修復都是至為困難的工作,竟然在康保瑜的不畏困難與堅定不移的決心與努力下,如願完成,說她是恢復二百年繁榮舊貌的「頭城第一人」,保瑜當之無愧。她的經驗,也是台灣文資保存難得的正面範例。

 

保瑜加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