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 劉珺演講心靈永續呼應

台灣好報/ 2023.07.12 13:33
▲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劉珺捐贈東門美術館館長卓來成先生、翰林院藝術名家李澎彬老師,陳耀武老師的書畫作品作為永續藝術展,開展賀禮。(記者徐慧瑋拍攝)

【記者 徐慧瑋/台南 報導】台南東門美術館舉辦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與台北理善藝聚空間的永續藝術展交相輝映,南北串聯一同擴大永續議題聲量。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劉珺(琴蔓古麗)贈予東門美術館館長卓來成該院名家李澎彬、陳耀武作品,並以「莫道山中無供給,明月清風無需錢」主題發表精彩演講。

▲台南東門美術館國際書畫展貴賓導覽日,嘉賓齊聚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記者徐慧瑋拍攝)

中國翰林書畫院劉珺一早從台北趕到台南東門美術館參加卓來成館長邀請的臺灣國際永續藝術展,一路上體會到臺灣的鄉村城市風景與暖暖細緻的人文鄉情。台南悠久的歷史與新舊藝術理念衝擊出嶄新的視野,讓這座人情淳樸的城市別有一番風味,令人回味無窮。三年前她與卓館長在上海結緣,並與上海本土藝術家及國際傑出藝術家蔡豐名博士帶隊的台北藝術家共同參與兩岸藝術交流活動。劉秘書長表示疫情將一切停滯,作為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翰林書畫藝術全球傑出貢獻獎發起人之一,原定2020年春來台灣舉辦書畫藝術交流活動,這一拖就到了2023年6月。此行,她了解到台灣追尋環保與藝術的腳步從未停下,台南市文化局局長與幾位知名的藝術文化界名人也親臨展場,共同為台灣的永續事業添磚加瓦。

▲劉珺秘書長以「莫道山中無供給,明月清風無需錢」為主題,發表精彩演講。(記者徐慧瑋拍攝)

秘書長劉珺女士提到藝術家們心靈的永續同樣非常重要,藝術參與進永續事業,不僅僅是傳達視覺上的符號,藝術更是用行動傳達情感關懷,是人類永遠的財富,以下是劉珺女士演講精彩片段:

臺灣國際永續藝術展這個主題讓我想到了王陽明先生的一句名言莫道山中無供給,明月清風無需錢。如果回到500多年前我與那個在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先生對坐靜悟,我一定會敬茶,恭敬的請教王陽明先生:藝術是什麼?我們是什麼?生命是什麼?他會微笑,一個女子也學會了思考;他會撫須,提來一罐桂花釀,與我一起舉杯邀明月,對飲談天,通宵辯論,認清古今真相,看到人類未來……

現在我們還是把話題轉到我們這個藝術展吧:大家有沒有想過一百年以後,一千年以後,一萬年以後.…..我們能留給世界什麼,是科學定律嗎?是金銀財寶嗎?科學定律在宇宙的某個緯度與時空一直等著我們去發現;金銀財寶在深山幽谷中沉睡,人類對它們的稀罕,讓這些沉睡的物質一夜身價劇增,其實,這些原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們自然地存在着,从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

但由我們人類世界的藝術家們所創作的藝術品卻是真正千姿百態,奧妙無窮的珍寶。沒有人類,這些藝術品是絕對不會產生的。我們可以拿來欣賞、可以傳承、可以啟智,無論哪個年代,這些不朽之作總能帶給有緣的人福運滿滿!

無論哪個時代總會出現這樣一群人——他們癡迷藝術,研習書畫,創造美好:

他們心底善良,踏實低調,惠及眾生;他們承古出新,樂於奉獻,弘揚正氣。

他們就是這一群淡泊名利,辛勞創作的藝術家們!

藝術是無機物宇宙成為有機物靈魂生命世界的濃縮精華,真正的藝術是跳脫出時間與政治的約束對真善美與假醜惡進行的深刻描繪,這些圖形色彩與音響留給了人類世界無盡的啟迪。生命是基因的傳承也是藝術的延續的介質,藝術一直與人類的發展相依相存。

藝術家是對人類社會生活體察最深刻的那一群,他們也是一群脆弱的人,常常窮困潦倒,他們中的傑出者往往都來自平凡世界,沒有讀過名校學府,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只因有一顆赤誠之心,才創作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多國當代藝術家呈現在這兒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家對周遭世界的深刻體會,他們感知真善美借助超乎常人精准第六感的領悟與大膽創新的筆觸,讓一幅幅作品具有了獨樹一幟的魅力。

正如王陽明先生告知我們的:藝術創作靈感的火花就像山中的明月清風一樣,不要你去花一分錢,只等有緣的藝術天才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有許多想與大家一起探討的課題,時間有限我就說到這兒。感謝各位藝術家的辛勞付出,也感謝各位熱愛藝術的朋友到場觀賞。最後我祝願大家能關注與參加翰林院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活動,讓大陸藝術界更好的瞭解各位台灣藝術家的藝術成就。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