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台東好嗨】逛vuvu菜園、大吃斯曼寧沙西米、在世界脈輪能量點許願,跟著野菜皇后走讀金崙部落

欣傳媒/欣傳媒 2023.07.11 22:30

台東的土會黏人,台東的海會讓人「嗨」!台東東海岸最新品牌「台東嗨Way」,帶領你踏上擁有最美海岸線的台11線公路,開啟一趟品嚐在地風土、體驗在地生活與人情味的「嗨Way」旅程。在野菜皇后美珊的引路下,走入太麻里鄉濱海地區的排灣部落「金崙」,拜訪排灣特色的黑教堂、耆老vuvu的菜園和部落漁夫食堂,最後在世界脈輪點的海灘堆石許願,向大海汲取滿滿的能量!

走讀山海之間的金崙部落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排灣部落「金崙」(Kanadun)原名「虷仔崙」(Kanalung),社名源自所在地盛產的植物「雞母珠」(Kanadomu),1937年(昭和12年)日本人取近音將部落更名金崙(きんろん)。部落歷經多次遷徙,1940年遷至靠山近海的金崙村現址。

新聞圖片圖:金崙村街景。(攝影:林蔚靜)

擔任金崙引路人的是品牌「野菜皇后」的共同主理人美珊(排灣名Nanu),她穿著一身排灣族的青藍衣裙,背著一只滿裝野菜手工皂見面小禮的藤籃,活力十足地開講野菜的魅力。品牌創立至今的兩年間,她與團隊夥伴走訪了約90個台東部落,以「野菜」為切點採集故事,探索部落傳統飲食與土地的連結。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美珊從自身經驗出發,將野菜比喻成一條「重拾認同的回家之路」──身為戰後渡台中國人與排灣人混血的她,過去並不認同自己的排灣身份,後來在信仰的指引下,透過野菜開始認識排灣族母親的語言、土地及傳統文化。野菜與部落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而也是傳統生活智慧的具體象徵,美珊說:「我希望與更多人分享野菜文化,讓大家更認識台灣島上的不同族群。」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新聞圖片圖:刺蔥、大圓葉胡椒、紫背葉、咸豐草等在地野菜,成為從未見過的穀臼那哪麵包口味。(攝影:林蔚靜)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走讀金崙,美珊帶著大家在四通八達的巷弄間穿梭,看見小鎮的生活樣貌:排灣族特色的黑教堂「天主教金崙聖若瑟堂」、道旁令人會心一笑的「鹿燈」與部落彩繪、展售當季蔬果及手作漬菜的雜貨鋪、雕飾了排灣神話的百步蛇與陶甕的民宅、戴著斗笠專注洗一大盆蝸牛的vuvu,以及在地小農食材的手作天然酵母麵店工作室「穀臼那哪」…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座繽紛多彩的可愛部落。

vuvu的菜園,品嚐排灣族的生活樣貌

新聞圖片圖:「vuvu的菜園」主人峨格詩。(攝影:林蔚靜)

在美珊的領路下,走進行程最重要的一站「vuvu的菜園」。所謂vuvu即是對部落耆老的尊稱,菜園主人的vuvu名叫峨格詩(e kes),因為是牧師太太,所以又將自家菜園稱為「創世地」(vingacan)。園中作物以小米為主,也種有刺蔥、樹豆、假酸漿等部落傳統食材,幾步之遙的街區另有一處菜園,滿植「毛薯」,這是一種台灣原生毛地瓜。

「毛薯是排灣族的傳統食材,它很神奇,有馬鈴薯的外表、地瓜的甜味、栗子的口感、芋頭的香氣!」美珊笑說:「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吃吃看,透過一個食材,就可以認識一個族群的傳統生活樣貌。」

新聞圖片圖左:毛薯;圖右:小米(攝影:林蔚靜)

Vuvu見美珊帶客人來訪,連忙熱情招呼大家品嚐排灣人常攜帶的便餐:小米、樹豆及糯米炊製的飯糰呈於鮮採的芭蕉葉上,佐以香氣濃郁的石板烤肉。如果行程時間充裕,更推薦參與料理過程,vuvu說,共煮共食的「共享文化」是部落傳統。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在菜園導覽及飲食嚐味之外,vuvu也提供小米相關體驗,像是搗小米,手工製作小米糕和小米湯圓,也有小米束的手作DIY,精通排灣語和傳統文化的vuvu也會在體驗中解說文化。未來待場地整理及相關規劃完成後,vuvu希望提供射箭、鞦韆等傳統的部落行事,讓大家可以體驗更多面向的排灣文化。

嘎努食堂,排灣漁夫的台味熱炒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午間則前往體驗排灣漁夫的台式快炒「嘎努食堂」。排灣族語「嘎努」意為吃飯,身兼漁夫的主廚小龍選用飛機菜、刺蔥、山豬皮、斯曼寧、野蝸牛等外地人有些陌生的地產食材,搭配熟悉的台式快炒手法,製作排灣部落的風味特色料理。

其中在金崙夏季才吃得到的「斯曼寧」,正式名稱是「日本禿頭鯊苗」,看起來與魩仔魚有幾分相仿,但魚體呈剔透晶瑩的淡粉,看得見其中的鮮紅血色,由於產地和季節限定而要價不斐。「斯曼寧要美味,一定要新鮮,也一定要生食。」小龍主廚說:「吃的時候沾一點點醬油就好,新鮮狀態的斯曼寧吃起來口感是有一點脆的,也非常鮮美。」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為了讓大家吃到最新鮮的斯曼寧,小龍主廚凌晨2:00摸黑到金崙溪出海口,親自用三角網捕撈。野菜也是他上山採集得來,他笑說山海就是排灣族人的冰箱,為了得到最新鮮的食材,自己上山下海在所不惜,希望以最在地的美味帶大家深入在地。

世界脈輪能量點,海灘堆石許下心願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金崙走讀的最後一站,由力卡珈琲主理人謝政義(排灣名Vasakalan)帶領,穿過一個涵洞來到部落的祕境海灘。這日天氣並不很好,海風挾著細雨吹拂,沙灘上生有一大片灰綠蔓荊,黑色的圓扁石塊處處散落,看起來有幾分荒涼,卻讓人清楚感受到大海的強勁生命力。

在謝政義的解說下,才知道這片海灘是傳說中的「世界脈輪能量點」,也是台灣唯一的脈輪能量點。早期還未引起台灣人關注時,就有很多歐美人會到訪金崙海灘靜坐冥想,以大海的豐沛能量療癒身心靈。謝政義也神祕分享,將海灘的圓石高高疊起並許願,願望就會實現,他自己也是在疊石時遇見自己相許終生的另一半。

新聞圖片(攝影:林蔚靜)

在海灘疊了許願石,返回力卡珈琲享用謝政義為大家準備的洛神花茶和海鹽刺蔥可頌,結束了溫暖又令人倍感療癒的金崙之旅。

__________

野菜皇后

vuvu的菜園「vingacan」(創世地)

  •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
  • 電話︱0966-717-509(由美珊代為聯絡vuvu)
  • 附註︱欲參觀體驗vuvu的菜園,建議參加台東嗨Way的金崙走讀行程《到世界脈輪去》。如果希望自行前往,因vuvu的菜園屬於私人居所,請勿擅入打擾,行前請務必至少三日前致電向美珊確認。

嘎努食堂

  •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路403號
  • 電話︱0981-853-912
  • 營業時間︱午餐11:30-14:00,晚餐17:30-20:00,週三定休。
  • Facebook︱嘎努食堂

力卡珈琲

  •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路210號
  • 電話︱08-977-2056
  • 營業時間︱週一、週三、週五至週日10:00-20:00,週四12:00-20:00,週二定休。
  • Facebook︱LI.KA CAFE 力卡珈琲

穀臼那哪手工麵包工作室

  •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路4鄰119之2號
  • 電話丨0980-194-261
  • 開放時間︱10:00-17:00,週日、週一定休。
  • Facebook︱穀臼那哪手工麵包工作室

台東嗨Way-台東東海岸區域品牌

台東的土會黏人,台東的海會讓人「嗨」!「台東嗨Way」以海景、海鮮、海人、海憩等不同主題,在台東最美海岸線打造獨有的「嗨翻遊程」:5大嗨light店家、6組最嗨引路人、7種High翻玩法、8款絕美海景,全新組合出深入感受台東海岸生活的9條嗨Way體驗遊程!

__________

【台東好嗨系列閱讀】

__________

撰文&攝影︱林蔚靜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