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資誠調查:生活成本增加 全球四分之一員工打算換工作

中央社/ 2023.06.20 10:1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620 10:15:33)PwC於6月20日發布《2023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Hopes & Fears Survey 2023),分析46個國家和地區、近54,000名員工的態度和行為,包括500名臺灣受訪者。

主要重點: 1.「大轉職潮」(Great Resignation)現象仍在;生活成本增加,導致員工為了尋求更高的薪酬而轉職。 2.越來越多員工在月底時,發生財務困窘情況(俗稱月光族),無法負擔生活開銷。 3.經濟較為困難的員工,對經濟變化與AI(人工智慧)興起等趨勢,也最無力應對。 4.若想留住人才並協助員工發展,企業領袖必須重塑工作環境。

儘管全球經濟疲軟,「大轉職潮」現象仍在。全球四分之一(26%)員工可能會在未來一年換工作,高於去年的19%;臺灣受訪者則有22%可能會在未來一年轉職,高於去年的10%,比去年多一倍。全球受訪者中,工作過度(44%)、每個月無法負擔生活開銷(38%)和Z世代(35%)的員工最有可能換工作。

除了經濟壓力,員工考慮換工作的主因也包括工作滿意度和能否在職場中真正做自己。在表示可能換工作的員工中,只有不到一半(47%)滿意自己的工作;而表示不太可能換工作的員工中,57%滿意自己的工作。相較於不太可能換工作的員工,可能換工作的受訪者在工作中真正做自己的可能性也較低(51% vs. 59%)。

通膨影響荷包 員工加薪需求增加 全球經濟降溫和通貨膨脹等挑戰,持續影響員工荷包。受訪員工表示月底財務還有餘裕的比例,已從去年的47%降至38%。五分之一員工(21%)在外兼職,其中69%是因為生計需要多項工作維持。Z世代(30%)和少數族裔(28%)擁有多項工作的比例較高。經濟緊縮也推升加薪需求,計畫要求加薪的員工比例從去年35%躍升至42%;臺灣受訪者則有23%可能要求加薪。

年輕世代對AI影響較為樂觀 全球超過一半(52%)員工希望在未來五年內,看見AI對他們的職業產生正面影響。近三分之一(31%)受訪者表示AI將會提升工作生產力與效率,同時也有許多員工將AI視為學習新技能的機會(27%);調查中,有41%臺灣受訪者認為AI將提升工作生產力與效率,高於全球結果,顯示臺灣員工對AI的正面看法與關注。

本調查也發現不同世代對AI的態度具明顯差異。約三分之一(34%)的嬰兒潮世代員工認為AI不會影響他們的職業生涯,只有14%的Z世代和17%的千禧世代員工認為AI不會影響他們的職業生涯。

科技與員工培育 推動企業轉型 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表示,員工分為兩類型:擁有專業技能且有充分資源持續學習的員工,與沒有技能與充分資源的員工。沒有專業技能的員工,經濟狀況更不穩定,也難以獲得技能培訓。企業領袖們應瞭解企業轉型,更需要結合科技與能力培訓計畫,提供員工資源與支持,才能推動企業轉型。

經濟困難的員工往往更無法應對科技發展和適應AI興起;經濟較有餘裕的員工則更有機會積極發展新技能(62% vs. 50%)。同樣地,經濟較有保障的員工比起經濟困難的員工(45%)更可能在工作中尋求回饋、提升績效(57%)。經濟狀況較好的員工當中,超過三分之一(37%)表示AI將提升他們的生產力,也認為AI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24% vs. 19%)。

專業技能選才 有助企業永續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採用傳統方法徵才的企業可能錯過許多寶貴人才。超過三分之一(35%)具專業技能員工因沒有合適人脈網路,而錯失工作機會。同時,超過三分之一(35%)員工也表示,他們的專業技能在履歷中並不明顯;以上兩項數據皆顯示企業可能忽略這些人才。

林瓊瀛表示,隨著經濟起伏動盪,全球員工希望從工作中獲得更多報酬和意義,而企業領袖們也正在尋求轉變,透過重塑工作環境,實現商業模式轉型、增加獲利和創造就業機會。促成轉型的關鍵是增加人才多樣性,以專業技能選才,解決技能和勞動力短缺問題。根據求職者的能力和潛力判斷適性,而不只看過去的表現,方能帶來永續的經濟、商業和社會成果。

員工擁有專業技能 更能因應時勢而變 擁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在面對快速變化的經濟和工作環境更有信心。從事需要專業技能工作的員工,往往更能清楚地意識到,其技能在未來五年需如何因應時勢做出改變。他們也比同行有更多機會應用技能,並且更有可能要求加薪、尋求晉升或轉換跑道。超過一半(51%)擁有專業技能的員工表示,未來五年職場所需技能會發生重大變化,而對於沒有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員工,僅有15%認為如此;臺灣有23%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職場所需技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全球大約三分之二的員工相信雇主會幫助他們培養數位、分析和人際能力等專業技能。

本調查注意到,臺灣受訪者認為,人際能力比技術或核心業務能力更重要,人際能力包括「適應性與靈活性(65%)」、「批判思考能力(65%)」和「協作能力 (64%)」,可見臺灣員工認為軟技能是職涯發展關鍵。

林瓊瀛表示,企業領袖們都知道必須轉型,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現在則比以往更需要展現領導力,以留住人才,同時也要著重招募具人際能力的員工,增加企業軟實力。企業領袖如果要創造迎接未來挑戰的組織,就必須聽取且在乎員工意見。

建立員工信心、打造雇主品牌 提升人才吸引力 根據PwC Taiwan的《2023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發現,六成企業領袖認為,若不積極轉型,企業將在六年內將難以存活。反觀《2023 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中,臺灣員工則對於企業前景較為樂觀,超過六成(64%)員工認為所屬企業即使不轉型,仍可繼續存續超過十年。就全球數據來看,企業留才的關鍵是「員工對公司具有信心」,認為公司無法生存十年的員工,未來一年內離職的可能性是其他員工的兩倍多(43% vs. 19%)。

資誠企管顧問公司董事桂竹安表示,現今求職者不僅關注企業前景與工作本質,也十分注重招募過程中的體驗。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優化招募體驗,打造強而有力的雇主品牌,以成功獲取優秀人才。而能驅動企業掌握趨勢、精準延攬優秀人才的關鍵,則在打造以「客戶」為導向、創新、專業的人資服務團隊。

桂竹安建議,企業須積極審視自身人力資源功能是否真能扮演企業策略夥伴的角色、跟得上企業成長的腳步,並建立雇主品牌論述,甚至投入必要內外部資源推動人資功能轉型變革,強化自身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以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成就組織未來發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