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相濡以沫牽手同行 慈科大失智阿公阿嬤愛相隨

慈善新聞網/ 2023.06.20 13:59

  「你有多久沒收到情書了?」超過12,600封往返的手寫情書,仔細紀錄了鄭一心爺爺和陸麗文奶奶,從遠距離戀愛、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將近42年的青春歲月。如今,也成了失智爺爺最想對奶奶說出口,卻難以表達的情話。就在爺爺逐一唸完全部的情書,在朗讀雙方心意的字裡行間,那些回憶的點滴,再次活絡了生命,也讓彼此更加深了印象。

情書往返訴家常

  80歲的一心爺爺曾經是環遊世界、周遊列國的輪機長,也就是遠洋船舶所有機械的最高負責人,不但得指揮部屬、統籌機器的操作維修,還要讓船隻往返各地,能在海上航行好幾個月。所以,從戀愛到婚後,都只能靠書信往返,麗文奶奶也保留了全部的情書,多到可以依年份來分類區隔。

  光是厚厚一整疊薄略透明的字典紙(俗稱聖經紙),以及用尺精準畫出的家計收支表,並提醒「掙錢不易,需量入而為」,就能看出一心爺爺一貫的嚴謹態度。甚至,還要麗文奶奶填妥接下來三個月的開銷支出,再寄到爺爺下一個停泊的港口審核。如今,一心爺爺卻遺忘了這一切,只能緬靦地微笑著,目光卻始終緊盯著麗文奶奶。只要麗文奶奶一離開視線,一心爺爺就像開了GPS自動導航定位系統,開始找尋奶奶的身影。

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們是從小認識的鄰居,也算是青梅竹馬。現在,他已經記不得兒子、孫子的姓名,也常忘了我的名字。我想,我是最後被忘記的。」73歲的麗文奶奶表示,從2014年起,一心爺爺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相關症狀,2016年後,爺爺退化的越趨嚴重,也曾經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像是聽到電話鈴響,爺爺急著想接,卻沒法接起電話,因為找不到通話鍵,也因此很少單獨一人出門。

所以,從2020年7月,夫妻倆一起來慈濟科技大學瑞智憶學苑(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報到,也開始了奶奶的「陪讀」時光。麗文奶奶不但積極參與課程,學習照顧失智患者的相關資訊,也多了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尤其,在奶奶的細心打點下,僅限於二人的「專屬情侶裝」,更有著低調的浪漫。

正向思考細膩觀察

  「在照顧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從以前天天陪爺爺上學,到如今的每週二、每週四陪讀,其他時間麗文奶奶就投入有興趣的主題、課程,不斷自我充實,也固定上教會,藉由宗教信仰,讓自己有個心靈的依靠。

  即使奶奶沒來陪同上學,也會仔細觀察、積極反饋,讓瑞智憶學苑同仁,更清楚爺爺的狀態。由於爺爺少了冷、熱、疼痛的感覺,所以,只要天氣一熱,就要麻煩同仁提醒爺爺脫外套;爺爺拔牙後,臉頰一腫起來,奶奶就會安排複診。

夫妻共學老來伴

  瑞智憶學苑專案助理吳政樺表示,礙於一心爺爺無法說明感受或哪裡不舒服,麗文奶奶都會從細微的變化去覺察,也會從每天紀錄的聯絡簿,去瞭解爺爺上課的狀態,方便助理照顧老人家。尤其,讓專案助理非常佩服的是,麗文奶奶拿捏的很好,不但學習放手,也能轉換心態。當然,只要奶奶來「陪讀」,爺爺的笑容就多了些,心情也比較好。

  愛撒嬌的一心爺爺,總是寸步不離的「黏」著麗文奶奶,格外珍惜相處的每一刻。可能是想彌補長年在外地工作的愧疚感,讓爺爺忘記了自己曾經是跑國際線的輪機長,反而是能顧家、天天陪著妻小的另一個「理想身份」。即使如此,當夕陽西下,瑞智憶學苑的課程告一段落,麗文奶奶牽著一心爺爺的手散步回家,「就算換了時空、變了容顏,我依然記得你眼裡的依戀」。

撰文/葉秀品;攝影/蔡淵轅、陸麗文奶奶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