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方茶席擺設,一杯杯品啜,習茶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圖:春天提供
對茶道的喜愛是一杯一杯啜飲而來,也是由一方一方的茶席擺設而來。
最初接觸茶道是參加中正大學舉辦的茶藝人文美學課程,每一堂課老師講授茶的種類,綠茶、包種茶、烏龍茶、東方美人、紅茶、普洱茶,各有各的密碼。形狀不同、製作工法不同,加上沖泡溫度、時間都不一致,呈現的湯色或黃亮或紅艷或琥珀色,香氣或清香或醇和或濃郁,真是博大精深的學問。
講授茶文學的知識時,學員們振筆疾書,深怕漏掉哪一句重點。每次上課的壓軸便是等待品啜茶湯的時刻,老師一坐定,茶具擺上、小品花一襯托,茶席的造景像一幅圖,意境便自然說出它的故事。一張長方桌,老師邀五個學員入席,其他人圍著站著,拼命地筆記、拍照、攝影,恨不得把茶席中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印入腦中。
茶具擺上、小品花一襯托,茶席像一幅圖。圖:春天提供
老師示範每一個儀軌,舉手投足間的姿態成弧形運行,柔軟中有一種行雲流水的韻律,很自然的溫潤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每每讓人沉醉。她屏息專注,從容注入熱水溫壺,壺中的熱水倒入勻杯,勻杯水倒入杯子,此為溫杯。右邊先三個,由內往外,再溫左邊三杯。接著緩緩地將茶葉撥入茶則,暫待。她掀開茶壺,以茶撥置入茶葉,熱水注滿,靜候一分鐘。
等候中,將右三只溫杯的水倒入茶盂,左三杯也完成後,時間掌控得剛好。第一泡茶從壺嘴倒出,右三杯左三杯依序注入八分滿的茶湯。自右邊第一杯輕柔地將杯托同茶杯往前奉送右一的客人,必須注視對方的眼睛,點頭表達五秒鐘的感動,第二杯、第三杯都是如此。左邊亦然,左一左二遞奉出茶湯,最後一杯留給自己。當她點頭示意客人喝茶,自己也捧杯聞香,品啜三口為宜,讓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經鼻孔呼出,感受餘香的滋味。
茶食,或糕餅,或水果,盪漾出茶席的幸福。圖:春天提供
第一泡茶、第二泡茶不能出聲,待第三泡茶飲盡,賓客間便可輕聲交談,司茶人暖心地問客人茶湯如何,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一旦話題聊開,適才的矜持拘謹全拋開。尤其是茶食一上桌,甜甜的點心,有時是糕餅,有時是水果,茶席的幸福瞬間渲染。
期末驗收成果,輪到學員們的展演。從選擇茶品、茶席理念、事茶理路、茶湯風格到茶席意境,最後決定什麼茶食,每個步驟如同新娘秘書安排婚禮一樣慎重。司茶的同學要親自布席,邀請五位學員入席,老師會一席一席入桌並且評論。當時我愛上鐵觀音的熟韻,沉穩中帶點滄桑味。決定用〈夏綠愛戀鐵觀音〉為主題,葉綠的桌色搭芥末黃的席方,以澎湖黑石的太極造型,呼應鐵觀音的濃郁深沉以及外柔內剛;還有一支朱泥壺,湖光綠的壺承,六只白色茶杯和茶托,陶製的茶則及竹製茶撥,另外以白色醬碟當作蓋置,水盂是青花瓷的色澤,一心想把所有的元素都放進去,現在重新檢視,真是美感不足。
老師品完茶湯,對茶席沒多給意見,可能是保留初學者的作意,不忍批評得太直接。倒是誇我的鐵觀音泡得很好喝,這也是我特別鍾愛鐵觀音之故。
九族櫻花茶會。我的茶席名為:卜風捉景——櫻花樹下的奇遇。圖:春天提供
接觸茶道後,對各種的茶活動都很熱衷。有了模擬茶席的經驗後,第一次辦戶外茶會正逢櫻花季,地點在九族文化村,現場有國樂演奏,邀請詩人吟誦詩作,主辦方還準備了搓湯圓及打麻糬,在靜態的茶席中注入熱鬧的氣氛,可謂觀光與茶藝的結合。
在櫻花樹下,自備一張摺疊桌,茶器依序擺設,我為茶席命名:卜風捉景——櫻花樹下的奇遇。構想以抽籤卜卦的方式,吸引遊客來喝茶。籤詩是從網路上〈日本佛寺一百籤〉影印來的,每一支籤自有大吉、小吉、凶、大凶的判斷,為避免人心不安,我只留下大吉、小吉。賓客先從筒中抽一支籤,並在內心暗自祈求心願,我的茶侶為賓客奉茶,三巡茶飲後,我拿起籤詩,誠懇地直陳問題,為他們解讀困惑。有問情感的、有為孩子問學業、有詢問工作方向等。賓客頻頻微笑點頭,誇讚茶湯好喝,茶人心美人美,那讚美讓人聽得醺醺然。
那一刻賓主盡歡,泡茶的人愉悅,喝茶的人滿意,這不正是習茶者的初心嗎?
作者/春天
廖秀春,筆名「春天」。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擁有一張台中市文學館志願服務榮譽卡,目前積極加入社區關懷據點取悅樂齡者。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