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慈悲思路 兩岸出路」第11屆兩岸公益論壇 趙怡闡揚星雲法師身後遺願

藍雀新傳媒/ 2023.06.16 19:19

特約記者陳淑芬厦門報導

2023年6月16日,第11屆兩岸「公益論壇」,於福建厦門希爾頓飯店舉行,「公益論壇」自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10屆,本屆(第11屆)公益論壇,議題繼續圍繞「携手公益 惠澤兩岸」的宗旨,以”鄉村振興 公益行動”為主題,希望對兩岸公益事業融合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為造福兩岸同胞作出積極貢獻。

第11屆兩岸「公益論壇」,於福建厦門希爾頓飯店舉行。

「公益論壇」起源於2013年6月第5屆「海峽論壇」期間,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怡等人,在厦門共同舉辦兩岸「公益論壇」。

趙怡理事長同時也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此次由趙理事長帶隊的團員代表包括:葛瑪蘭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世圯、新北市議員黄心華、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鐸、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大上海台灣中小企業聯誼會理事長王一平、舞界限身體劇場創始人暨藝術總監李偉淳、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呂啓綸、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辦公室運營負責人周宏宇及魯浩東、郭銘揮、王翔懋、闕曉菁、陳彥霖、林麗華、陳淑芬、劉育晟、許雪雯等人。

第11屆兩岸「公益論壇」開幕式,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怡致詞,内容如下:

尊敬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李斌主席、各位領導、各位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公益人士,大家好!
闊別三年,重遊舊地,心情充滿了歡喜和振奮!鷺島依然美麗如昔,只是感覺到市面更繁盛,工商更發達,人情更溫暖了。

這兩三年來,兩岸交流的腳步趨緩,大家都十分關注,一部分原因源自疫情的阻撓,一部分則是來自人為的障礙,但是從長遠來看,都擋不住親情、友誼和民族大義的牽腸掛肚,還有現實環境因素,對兩岸往來恢復舊觀的迫切需要。

回想當年,海峽兩岸曾經不相聞問,甚至劍戟相向,達四十年之久,形成兩地人民在思想和行為模式一定程度的差異。但是從1988年開放探親、2008年啟動大三通的經驗裡,我們早已學習到:「兩岸的融合和一統」是不可逆轉的大勢,尤其「民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將在雙方關係重建、和平發展和未來全世界炎黃子孫大團結的民族工程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畢竟,兩岸同胞在精神文明層次上,並沒有地域之隔,沒有黨派之別,也沒有長幼性別之分;畢竟,第一,我們有共同的民族血脈,這是祖先留下的無法磨滅的印記;第二,我們有共同的歷史淵源。

因為絕大多數台灣人的祖先來自閩粵一帶,或隨國民政府自中原各地遷來;第三,我們有共同的文化傳統。近世紀以來,台灣與中土分分合合,但對中華文化的體認與實踐,則殊途而同歸,別無二致。

今年2月間辭世往生的佛光山開山長老星雲大師,曾對兩岸文化交流做出極大貢獻,在他的著作「慈悲思路 兩岸出路」中,他從跨黨派、跨族群、跨宗教的角度評析兩岸問題。他說:
—-人間有一種願景,稱為美好社會。
—-人間有一種覺醒,稱為消彌仇恨。
—-人間有一種希望,稱為和平相處。
—-人間有一種美德,稱為慈悲智慧。

他也常說:「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但只有兩岸和平,中華文化的復興才能再創漢唐的輝煌;
只有兩岸和平,雙方才能從容面對國際的挑戰,贏得最後的勝利;只有兩岸和平,21世紀才真正會是中國人的世紀。」

這兩段話是我的恩師,星雲大師生前的期望,也是他身後的遺願,願與在場所有為兩岸交流而奉獻的善心人士共同勉勵,並預祝第11屆兩岸公益論壇圓滿成功,對此後兩岸的鄉村公益事業助益良多,也恭祝各位在座嘉賓闔府健康,平安吉祥!

特約記者陳淑芬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