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大奇蹟排名依序。 (圖/記者蔣彤雲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2007年,瑞士一個協會發起票選活動,以網路和電話投票方式在全球777個古建築中選出77個,再從中票選出7個列為世界七大奇蹟,當年7月7日答案揭曉,協會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宣布世界新七大奇蹟排名依序是第一中國萬里長城、第二約旦佩特拉卡茲尼神殿、第三秘魯馬丘比丘、餘分別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義大利羅馬競技場、和印度泰姬瑪哈陵,後來加入埃及吉薩金字塔,成為世界八大奇蹟,退伍後,我用20年時間走訪了其中的七個,三月初,台北春江旅行社領隊阿甘規劃13天以色列&約旦中東行,這回特別走訪被喻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隱藏在峽谷深處的佩特拉古城卡茲尼神殿,完成最後一張拼圖,世界八大奇蹟至此功成行滿。 ▲世界新八大奇蹟排名第一中國萬里長城。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排名第二約旦佩特拉卡茲尼神殿。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第三秘魯馬丘比丘遺址。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中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中的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中的義大利羅馬競技場。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中的印度泰姬瑪哈陵。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世界新八大奇蹟中的埃及吉薩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 (圖/記者蔣彤雲攝) 她的前世與今生 以色列建國雖不及百年,但是歷史悠久,撲克牌裡黑桃K是以色列的大衛王,大衛王統一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猶太人在這裡生活了數千年,但是先後被異族統治,公元前585年巴比倫攻克耶路撒冷,往後這裡先後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穆斯林、十字軍、鄂圖曼土耳其佔領,1917年英國率猶太人推翻鄂圖曼土耳其後「 託管」這塊土地,但是鎮壓引起猶太人不滿,陸續發生多次起義抗暴事件,直到1948年建國。 建國後,中東先後發生五次戰爭,以色列無役不與,但是以色列不僅未滅國,還越打越強大,我很早便計畫到以色列看看這個特殊的民族,走訪聖城耶路撒冷、白城特拉維夫、千年古城雅法、十字軍東征最後據點阿卡古城,看古都、遺址,看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深度了解他們的民族性。 這回從桃園中正機場搭乘阿聯酋航空經杜拜轉機前往以色列第一大城特拉維夫,飛機上不是吃就是睡,近10小時後清晨4點抵達杜拜機場,杜拜機場大到超乎想像,光是搭接駁車前往轉機室,車子在機場就穿梭近20分鐘 ,下車前往特拉維夫登機閘門,又走了10餘分鐘,不過杜拜機場內商店街、精品店24小時營業,燈火通明,東張西望走來並不無聊,後轉往特拉維夫,希伯來語特拉維夫指的是春天的山丘。 抵達特拉維夫後前往古城該撒利亞,西元前22年,希律王在此建城,19世紀末,考古學家發現了這座古城,考古出羅馬帝國曾經占領並在這裡大興土木興建港口,神廟、羅馬競技場、橋、圓形劇場等遺址至今仍保留著,其中圓形劇場早在古羅馬時代是音樂劇場,觀眾席有24層,可容納3萬人,這規模在當年算是非常壯觀,劇場至今仍在使用,每年舉辦音樂季,受邀來演唱的都是國際級巨星。 ▲該撒利亞是以色列有錢人居住的地方。 (圖/記者蔣彤雲攝) ▲該撒利亞歌劇院,以前的演員都是奴隸扮演,是沒有社會地位的。 (圖/記者蔣彤雲攝) 古城該撒利亞 該撒利亞是以色列有錢人居住的地方,總理尼坦雅胡和許多影視歌星、球星、科技人、上市公司老總都住在這裡,該撒利亞曾經被羅馬統治,行在富人區發現他們的房子都有羅馬柱,總理尼坦雅胡住家完全採羅馬式建築風,有私人泳池,以色列面積非常小,只有2.2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0.61大小,居民沒有永久產權,他們房產使用權是90年。 該撒利亞最早是一個人工開鑿的深水碼頭,羅馬人統治該撒利亞時,為了攏絡猶太人,在聖殿山興建上宮,並在該撒利亞興建下宮,羅馬人是最早發明將火山灰和水混和作為建築材料,並利用這個混泥土技術興建深水碼頭,上宮、下宮、歌劇院,歌劇院的每一根柱子都朝向羅馬方向,這裡每一條道路最後都會通往碼頭,搭船到羅馬,所以有「條條大路通羅馬」口號。 該撒利亞也有羅馬競技場,競技場最早是跑馬場,跑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兩匹馬跑,一種是四匹馬跑,無論幾匹馬跑,落後的下場只有兩個,不是被殺就是淪為奴隸,一旦淪為奴隸就永遠不可能翻身,為了爭第一,他們在馬車側面裝上利器,因為速度快,轉彎處最易造成人仰馬翻,馬車翻倒時人在地上被拖行常造成四肢斷裂 ,貴族喜歡坐在跑馬場的轉彎處,近距離目睹四肢拋飛的血腥畫面,羅馬人是很殘忍的,貴族善鬥也愛鬥,他們喜歡看人與人鬥,更愛看人與獸鬥,於是跑馬場後來成了鬥獸場。 ▲一位潛水教練潛到海底發現一包生鏽的金幣,經過考古,是羅馬時期使用的金幣,數量多達2700枚。 (圖/記者蔣彤雲攝) 一次,一位潛水教練潛到海底發現一包東西,打開發現全都是生鏽的金幣,經過考古,是羅馬時期使用的金幣 ,數量多達2700枚,該撒利亞從羅馬時期開始便是信仰中心,考古學者從一層一層挖掘出來的瓦片,推論羅馬人統治該撒利亞後開始大量輸送宗教、文字、和信仰。 羅馬競技場裡有許多沒有頭的雕像,這些斷了頭的雕像多半毀於地震和戰爭,這裡常有地震,古羅馬遺跡坍塌時,倒下來最易斷裂的就是頭,斷頭雕像另一個原因是人為破壞,當一個朝代顛覆前面一個朝代時,為了摧毀其文化刻意毀壞推倒所造成的。 該撒利亞至今仍留下許多的石碑、石棺,早年猶太人認為,人從土裡來終究要回歸土裡去,認為火葬無法上天堂,所以都採用土葬,不過石棺會反覆利用,人往生後,經過一段時間撿骨放到小盒子裡 ,類似咱們的撿骨。 阿克古城 有5000年歷史的阿克古城曾是十字軍的首都,十字軍在這裡興建教堂、醫院、和市場,現在都被一一考古出來,阿克古城分為老城和新城,猶太人大都居住在新城區,老城住的是阿拉伯人,老城的景觀仍停留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原貌,行於其間彷彿穿梭在百年前的年代裡,阿克古城因為5000年的歷史不曾中斷,且中東歷史發展軌跡在這裡彰顯,所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阿克古城類似波羅的海三小國,他國開戰這裡便成了必經之地,十字軍東征到阿克古城時,為了加強防衛在這裡興建內外兩層城牆,兩面城牆中間挖了一條壕溝,1799年拿破崙率軍攻打阿克古城,拿破崙勢如破竹攻進第一面城牆,進來後發現前面還有一道牆,但是當發現時為時已晚,古城內士兵好整以暇等著他,他們亂劍射向拿破崙軍隊,並朝下扔石頭,造成拿破崙軍隊死傷慘重,拿破崙因此放棄繼續進攻,樧羽而歸。 阿克古城有一間1898年興建的澡堂,民眾在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來澡堂洗澡,洗淨身體穿上潔淨衣服前往清真寺,當時的澡堂有些類似現今的咖啡館,淨身也休閒,澡堂在1948年關閉後就不再使用,現在成了觀光景點,有人問,澡堂有無男女之別,導遊說,伊斯蘭女人社會地位低,她們習慣蒙面,自己的臉龐只有家人和先生看得到,臉都不讓人輕易看見,就別談洗澡了,所以這裡的澡堂只有男澡堂,沒有女澡堂。 阿克古城歷史悠久,腓尼基時代就有人居住在這裡,1516年,鄂圖曼帝國打敗埃及佔領以色列地區,直到1918年一戰結束交給英國「託管」,站在阿克古城任何一個角落,清真寺、土耳其浴室、博物館、十字軍城堡遺跡等,觸目所及盡是十八、十九世紀鄂圖曼帝國時期的城市痕跡。 一戰結束英國「託管」期間鼓勵猶太人移民回來,但是高壓鎮壓造成猶太人反抗,以色列當時有很多地下組織 ,地下組織假扮成電信人員佯裝在屋頂裝設電話線,他們把監獄裡每間牢房的間隔、獄卒換班時間、逃跑路線摸得一清二楚,幾次半夜截囚,雖也有失敗,不過大都劫獄成功,以色列前總理比金曾經是伊爾共地下組織領導人,曾被英國人逮捕關在監牢裡,總理比金當時被關的監獄原本是以色列國王大衛之墓、猶太教聖地大衛塚 ,現為觀光景點,以色列旅行期間,我們曾前往參觀。 ▲模型是仿造羅馬統治時期希律王的時代,中間的聖殿是希律王為了討好以色列人所建,屬於第二聖殿時期。 (圖/記者蔣彤雲攝)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歷史悠久,西元前1000年,大衛王統一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最早是猶太人的村莊,一直以來叫和平之城,直到英國託管,猶太人說這裡是距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每一個猶太人都希望在此定居,耶路撒冷產石灰岩,猶太人喜歡潔淨,他們用統一的石材蓋房子,造成這個城市的建築看起來同一個顏色灰白,這是耶路撒冷的特徵,也是耶路撒冷的符號,當地的居民很珍惜這個符號,長久以來從不改變。 1948年獨立戰爭後,許多阿拉伯人留了下來,以色列導遊「郝導」說阿拉伯人並不喜歡以色列,但是他們選擇留下來是正確的,以色列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遠比巴勒斯坦好多了,這裡有免費的醫療、教育、諸多的社會福利 ,留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拿的是以色列護照,巴勒斯坦自治區與耶路撒冷比鄰,近在咫尺,但是兩邊居民生活條件差很大,這裡的阿拉伯人要比巴勒斯坦自治區的阿拉伯人幸福很多。 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秘密會議,一個月後,二人在美國白宮簽署宣言,協議將伯利恆劃為巴勒斯坦自治區,自治區分ABC三個區,A區所有行政單位、警察、部隊都是巴勒斯坦人,B區居民是阿拉伯人但是行政單位、軍事管轄屬於以色列,C區無論居民或是領土都屬於以色列,C區居民多為正統猶太人,他們認為這裡是神的土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區之間設有關卡,阿拉伯人欲進入以色列必須提出申請,經過安檢無虞才放行,但是還是有人在牆角挖洞偷渡到以色列打工,有近1萬5千名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打工,他們多半從事建築行業。 我們從耶路撒冷前往巴勒斯坦自治區,參訪耶穌出生地伯利恆,沿途經過阿拉伯人居住的地方都顯髒亂,垃圾隨處可見,導遊說這裡土質是白堊土,土地貧瘠種啥啥不活,去時沒有安檢,順利出關,但是返程時安檢嚴格 ,排了好一陣子的隊伍,才陸續出關返回耶路撒冷,沿途當然少不了架設有刺網和電網的圍牆,防止阿拉伯人偷渡。 拉賓和阿拉法特因為達成和平協議,二人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過,拉賓因為簽署這項宣言,在國內引起正反兩極不同評價,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認為他出賣以色列國土,兩年後,拉賓被一名極端右派份子刺殺身亡。 耶路撒冷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三大宗教聖地之一,2000多年來,這裡隨處可見被宗教和軍事摧毀的痕跡,耶路撒冷至今還保留超過1300座猶太會堂、200座基督教堂、100座清真寺,伊斯蘭教每天五次禮拜,以色列旅行途中,經常聽到擴音器播放宗教音樂,提醒民眾作禮拜時間到了,城市裡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息。 胸罩收復國土 1948年,以色列建國,直到1950年,埃特拉還是一個空蕩蕩的城市,既不屬於阿拉伯也不屬於以色列,一天 ,三名以色列士兵來到埃特拉,看到這裡的孤寂,於是興起插旗占地念頭,三人立刻拿出身上的國旗,附近找來一根竿子充作旗竿,結果發現有旗有桿卻沒有繩子,一名女兵迅速脫下身上胸罩交給同行男兵,男兵爬上竿子將國旗綁好,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把竿子放倒,綁好國旗再升起來呢,他說當時一心只想盡速將國旗升起飄揚在這個三不管地方,三人竟然都忘了把竿子放倒這件情了,不過埃特拉自此成了以色列領土則是事實。 約旦 我們從埃特拉出關進入約旦,這個海關規模不大,設備簡易,靜宇大姊是虔誠天主教徒,在以色列花了萬把塊錢買了隻羊角號帶回紀念,但是在海關被沒收,當場敲碎,猶太人有吹角節,吹角節是為紀念聖經裡的故事而訂的。 約旦面積8.93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2.5倍大小,人口1100萬,僅台灣的2分之一。 佩特拉古城 2000多年前,納巴泰人在陡峭岩壁上興建佩特拉城,佩特拉城曾經是中國、印度、阿拉伯、埃及、敘利亞、希臘、和羅馬運送絲綢、香料與其他物資往來的絲路,曾經繁榮興盛,一次大地震後成了荒蕪,1812年,探險家發現佩特拉城,1985年,佩特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佩特拉艾爾卡茲尼神殿因為融合自然、文化、考古、和地質特徵,名列世界八大奇蹟第二位,僅次於萬里長城。 早年的駱駝商隊不是一或兩百隻駱駝,而是超過千隻以上龐大的商隊,這麼龐大的駱駝商隊如何走在希克峽谷 ,有人質疑商隊其實並未走在狹窄的峽谷裡,但是2003年考古發現,當年商隊確實走在峽谷裡,因為峽谷的特殊地貌能提供商隊遮風擋雨,佩特拉和即將前往的傑拉什古城曾經是商隊重要的中轉站。 ▲一線天藍天一線,壯觀美麗。 (圖/記者蔣彤雲攝) 此行重點是前往卡茲尼神殿,一座2000多年前由玫瑰色岩石雕成的宮殿,我們沿著希克峽谷前往,峽谷長1.2公里,因為狹窄蜿蜒所以又叫蛇道,蛇道兩旁高聳的峭壁,經過數千年風沙雨雪侵襲,石壁上呈現出奇特的紋理,每塊石壁斑紋各不相同,似抽象畫,美不勝收。 ▲希克峽谷長1.2公里,因為狹窄蜿蜒所以又叫蛇道,蛇道兩旁高聳的峭壁。 (圖/記者蔣彤雲攝) 前往希克峽谷盡頭的卡茲尼神殿有多種方式,騎馬、騎駱駝、和坐電瓶車,一路上發現騎馬的多半是年輕人,耍酷也耍帥,坐電瓶車多半是歐美臉孔,且多是胖子,我們跟著約旦導遊撒米徒步前往,沿途傾聽撒米介紹約旦,盡頭前,撒米賣關子,要大家湊近看他臉上的變化,大家正納悶撒米臉上並無明顯不同,他要我們向右看 ,只見這座高40米的卡茲尼神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耀眼奪目,團員不約而同驚叫連連,卡茲尼神殿像一名遲暮美人,雖已有歲數但是風姿綽約,仍難掩雍容華貴。 ▲前往修道院前先在神殿旁歇個腿。 (圖/記者蔣彤雲攝) 撒米說當地人稱卡茲尼神殿為寶庫,傳說貝督因人在神殿裡藏有大批金銀珠寶,是否真有寶藏不得而知,但是寶藏傳說引起海盜的覬覦,為奪取寶藏多次和貝督因人發生槍戰,據說至今陵墓上依然可見當時槍戰中留下的彈孔,為保護神殿,神殿已不再開放入內參觀。 ▲修道院高45米寬50米,原是神殿,是戴爾修道院是僅次於神殿、佩特拉第二大建築。 (圖/記者蔣彤雲攝) 離開卡茲尼神殿後我們前往坐落山頂上的修道院,從神殿到修道院,全長有1000個台階,沿途是高低起伏的岩石山路,修道院高45米寬50米,與卡茲尼神殿遙相呼應。 ▲薩爾特古城曾經被羅馬、拜占庭、埃及帝國統治,最鼎盛時期屬鄂圖曼帝國統治期間,近百年來受地震與年久失修等因素,現僅剩斷垣殘壁。 (圖/記者蔣彤雲攝) 薩爾特古城 薩爾特古城位於東西方沙漠交界處,一度被蒙古人摧毀,後來重建,曾經是約旦縱谷和東部沙漠間最重要的商城,沙漠地區許多貿易規矩在這裡制定,羅馬、拜占庭、埃及帝國曾先後統治薩爾特古城,並在這裡大肆建設 ,鄂圖曼帝國在這裡設置行政單位,還鼓勵其他地區商人來這裡經商,因此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最是繁榮鼎盛 ,人民有錢了紛紛興建豪宅,這些豪宅至今仍屹立在古城四處,2021年薩爾特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哈德良凱旋門。 (圖/記者蔣彤雲攝) 安曼古城 安曼古城有九千年歷史,是阿蒙王國時期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安曼曾經被羅馬帝國統治了300年,所以遺跡、文物古蹟、羅馬劇場等都具羅馬風格,其中又以羅馬劇場最具代表性,劇場最特殊的是站在劇場舞台說話或唱歌,能聽到頭頂上自己的迴音,我們紛紛試了一下,覺得效果還好,劇場前方的廣場至今仍是安曼市民休憩、辦活動的地方。 西元161到166年羅馬時代,羅馬人在城堡山上興建海克力斯神殿,後來阿拉伯人佔領安曼古城,把神殿拆了拿去蓋宮殿,如今只剩下2根石柱尚稱完整,石柱高10公尺,柱樑歷經千年仍屹立不搖,這裡曾經被發掘出許多羅馬,拜占庭以及早期伊斯蘭教的遺物。 歷史上安曼先後被亞述、波斯、希臘、馬其頓、阿拉伯與鄂圖曼土耳其王國佔領。 ▲宙斯神廟中心廣場長90公尺,寬80公尺,64根廊柱一字排開,每根柱子直徑都是一米以上。 (圖/記者蔣彤雲攝) 傑拉什古城 ▲傑拉什古城的古羅馬劇場。 (圖/記者蔣彤雲攝) 抵達約旦後,前往有「中東龐貝」之稱的傑拉什古城,傑拉什古城是約旦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城市,從西元前1600年起歷經古希臘、羅馬、阿拉伯王朝統治,公元前4世紀,傑拉什被馬其頓希臘統治,後被羅馬人占領,羅馬人興建的宙斯神廟,經過千年,柱子依然挺立,可以想像昔日神廟的壯觀,城內處處可見年代久遠的古建築遺跡。 宙斯神廟中心廣場長90公尺,寬80公尺,64根廊柱一字排開,每根柱子直徑都是一米以上,廣場是集會和舉行重要慶典活動的地方。 新冠疫情讓以色列和約旦旅遊業幾近停擺,2019年以色列觀光客是15萬人,這和以色列旅遊局一年50萬人次目標差距很大,約旦也一樣,旅遊業者倒了2成,以色列和約旦沒有大山大海,來這裡旅遊大都是宗教之旅或是來探訪古都古文明,如果對宗教不感興趣或是不喜接觸古文明,自然不會選擇來此旅行。 這次中東行,看的是古城、中東文化、風土民情、和景觀,以及了解兩國的民族性與戰略,最重要的是走訪被喻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隱藏在峽谷深處的佩特拉古城卡茲尼神殿,完成世界八大奇蹟最後一張拼圖,至此功成行滿,不虛此行。 中華民國空軍在約旦 1957年8月12日,我國與約旦建立外交關係,1959年3月10日,胡笙國王抵臺訪問,並會晤總統蔣中正,胡笙國王曾是空軍飛行員,我國後來多次指派空軍空、技勤人員前往約旦協助約旦空軍的戰術訓練,1967年至1975年,我國前後三任駐約旦大使陳嘉尚、王叔銘、陳衣凡不僅是飛行員出身,還先後任空軍總司令。 以色列面積非常小,北到南直徑470公里,寬135公里,北邊是黎巴嫩,東邊是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是埃及,四周盡是敵對國家,但是以色列人均收入4萬謝克爾,在全球屬於中上程度,以色列和約旦比鄰,但是強弱互見,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