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燈塔追追追

優傳媒/ 2023.06.01 16:20

    

愛德華王子島上各式紅色塔頂、白色塔身,式樣簡單古樸的燈塔,很受我們喜愛,假日常不辭辛苦到處尋芳。我們到過島上最東邊的「東點」(East Point)燈塔,最北邊的「北岬」(North Cape)燈塔,還有最南端的「原點」(Point Prim)燈塔和「木島」(Wood Island)燈塔。而我們最愛的則是照片中,一側是海峽,一邊是內海的「潘木兒島」(Panmure Island)燈塔。着了迷似的,幾乎每周末都開車往海邊跑。

 

作者/林明美

 

為什麼喜愛燈塔呢?其實也鬧不清楚,只是每見到那一座座燈塔,靜靜的、孤獨的,佇立海岬,周邊只有海鳥與潮水陪伴,卻那麼忠誠地,無怨無悔地在暗夜中放出光芒,為漂流在無涯大海中的船隻指引方向,亙古以來似乎就這麼無聲地站著,像極了聞聲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我們總是安靜地坐在塔旁草地上的椅子,望望藍天,聽聽海濤,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無意中見到第一座燈塔

知道島上燈塔數量不少,不奇怪,是從旅遊資料中得知的。而才到島上3、4天,就無意中發現第一座燈塔的過程,可就有些傳奇了。

 

話說,有一天,原已開車到達朋友住處,但朋友臨時有事,要我們自己先開車隨處逛逛,1小時後再去找他。好啊!但是該去哪兒逛呢?翻開地圖看看,似乎東北方不遠處就是海岸,觀光宣傳資料上推薦,島上各地離海都很近,16公里以內絕對可以到達海岸嗎?OK!咱們看海去。

 

順著地圖指示開車,果然,大片農田的景象逐漸後退,不多久,真的到達海邊。望見閃著太陽光,燦爛浩瀚的藍色河海交界,忍不住,我們停下車,準備安步當車,閒閒散步。

 

邊走邊欣賞岸邊的景致及美麗的像童話般的住屋,忽然,就在一家房舍邊,發現一座廢棄燈塔,猛然矗立在路邊小徑旁。再一轉頭,哎呀!前端海岬處也立着一座呢!怎麼?燈塔真是多得到處可見?

 

「聯邦大橋」(Confederation Bridge)是一條長達12.9公里,連接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與新不倫瑞克(New Brunswick),二省之間的跨海公路大橋,也是島上唯一聯外通道。(圖/摘自網路)

 

原來,愛德華王子島是加拿大鄰大西洋四省之一,位於大西洋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由長達12.9公里長的「聯邦大橋」,橫跨諾森伯蘭海峽(Northumberland Strait),與加拿大大陸連結。島東西長224公里,寬6至64公里,總面積約560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達1,100公里。漁業是島上重要生計,19世紀以來,漁民所捕撈的龍蝦、貽貝、愛爾蘭苔蘚、金槍魚、牡蠣等聞名於加拿大及世界各處。

 

過去,島上周邊的水域相當忙碌,不只島民,其他來自加拿大各地及歐洲、美國的漁船也在此捕撈。因此,島上臨海道的各岬角上,夜間高舉光芒,守護過往船隻、漁民生命、財貨的燈塔,就等於漁民的保命符。島上著名燈塔大多建於19世紀,目前仍有63座燈塔,其中34座還在運作中,平均每13平方公里就有1座燈塔,其分佈密度之高,冠於北美。

 

夏天島上約有7座燈塔對外開放,塔內多有簡單的文物擺設,遊客只要購買門票即可燈塔遠眺,還可以發揮想像力,想像自己是燈塔守護員,正在負責當地海域的安全呢!

 

島上保存最久的「原點」燈塔。(圖/摘自網路)

 

島上保存最久,極有藝術氣息的「原點」燈塔

島上保存最久的燈塔是在島東南方,一隻大腳長長的伸向西爾斯伯勒灣(Hillsborough Bay)的「原點」(Point Prim)燈塔。這座燈塔建於1845年,高18.2公尺,是加拿大少數磚造燈塔之一,也是島上唯一的磚造圓型燈塔。我們慕名前往時,車子沿著大長腳開著,道路兩側的住家頗具特色,有些庭院樹上掛著一顆顆的彩漆浮標,像極了滿樹燈籠,還有些住家將庭院及門前信箱裝飾得饒富童趣。

 

住家前裝飾的饒富童趣的庭院。

 

「原點」燈塔矗立在廣闊的岩岸上,旁邊開了一家可以觀賞夕陽的臨海餐廳,夏日滿座大啖朵頤的遊客,襯得景色倒是一點也不孤寂。

 

拜訪「北岬」燈塔,發現因努伊特石堆

遊客常去的燈塔,多靠近市區或觀光點,最北端的「北岬」燈塔,並不是熱門遊憩區,地既偏遠,遊客也不多。我們為什麼千里迢迢、不辭辛苦開車3個多小時專程前往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座狹長的島,乍看很像短腿小臘腸狗,我們居住在狗兒的小肚子上,很想看看狗兒頭部模樣呢!

 

位在島最北方,偏僻的「北岬」燈塔,風特別大,到處可見風力發電設施。

 

或許是北邊風勁特別強大吧!北岬燈塔附近相當荒涼,到處可見巨大的風力發電柱,而在「北岬」燈塔的遊客中心內也以風力發電為主題展示,顯然風力能源在島上佔有一定的比例。

 

因紐伊特人為居住於北極圈極寒之地的印地安族群,傳統習俗中,常疊放人形石堆做為指路標誌或紀念物等。此習俗很受西方人士歡迎,海邊常見許多遊客堆放的石堆,2010年溫哥華奧運會即以此人形石堆作為視覺標示。

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會徽。(圖/摘自網路)

 

在燈塔後面海岸發現許多顯然是有意堆疊的人型石堆,東一堆,西一堆,整座沙灘都是,除了數大便是美,想來也應該具有某種特殊意義吧!我們像發現寶貝似的猛拍照紀錄,後來有機會訪問遊客中心服務人員,才知道可能和加拿大原住民因紐伊特族(Inuit)的習俗有關,石堆可能是地標,也可能是某種紀念。

 

這趟「北岬」燈塔之旅,另外一個意外收穫是發現了島上最大的漁港。

 

發現以前運送農漁作物的鐵路,而現在是串連全島的步道起點

 

往北岬途中,貪看海景繞道海邊,意外發現位在丁格尼許(Tingnish )的「茱蒂絲角」(Judes Point)漁港。港口規模極大,雖然捕撈龍蝦季節已過,漁港沒太多人,但港裡還是停滿了大小不一的漁船,岸上則到處可見成百上千的木製捕蝦籠。

 

我們驚訝極了。之前就聽聞了島上以龍蝦聞名,這會兒,見到數量極多的捕蝦籠,看到龐大的漁業規模,這才領悟到,原來誤打誤撞,我們撞進了島上最大的近海捕撈漁港,也闖入了19世紀中葉,至今1百多年來,島上最重要的經濟命脈起點。

 

「茱蒂絲角」(Judes Point)漁港規模極大,港口有許多儲存捕撈漁獲的倉庫,岸上放了成千上百的捕蝦籠。

 

過去,島上為了運輸農漁作物,爭取聯邦政府補助興建有如蜘蛛網絡似的鐵路系統,而此處就是鐵路起點。捕撈的漁獲除了海運外,多經由鐵路輸送至其他各地。其後,因種種因素,鐵路自1989年廢棄。2000年起,響應加拿大政府政策,興建長達435公里的「聯邦」步道(Confederation Trail)系統,其主要路線即是利用鐵路起點至終點間,273公里長的鐵路路線。

 

當年興建鐵路時不惜血本,以如此偏遠漁村為鐵路起點,或許可以想見早期漁業盛況了。

 

去過最北的「北岬」,最南的「原點」和「木島」,當然還要去東、西點,才算繞島一個週遍。可惜西點一直無緣會見,倒是專程去東點燈塔時,沿路又發現了好幾處漁港,規模雖不如丁格尼許,但也不小,想來龍蝦捕獲季節時,也應是一片繁榮興盛氣氛。

 

加拿大極富盛名的「盆地頭」海灘

途中順道又參訪了著名的盆地頭」(Basin Head)省立公園海灘。

 

初時不覺得此處海灘有什麼特別傲人之處,只覺得和其他受歡迎的海灘一般,也是長長的海灣,潔白的沙灘,起伏平緩的海上處處是夏日戲水遊客。

 

(圖/摘自網路)

 

「盆地頭」海灘最吸引年輕人從橋上跳「河」漂「海」的漂流活動。(圖/摘自網路)

 

其後,尋著人聲特別吵雜處看去,才發現原來海灘旁有一條河流,水流急速地流向海洋,許多泳客興高采烈地,或站在河岸旁,或爬到小橋欄杆上,手牽手興奮大喊一聲「跳」後,一個個高舉雙手奮力一躍,噗通、噗通跳入河中,順著水勢飄浮到海中淺灘,再又喊又跳地跑回來繼續跳水漂流。河面滿滿的都是順水漂流的泳客,那情景,宛如就是一座天然水上樂園。

 

是這麼特殊的天然遊樂場所,難怪!「盆地頭」海灘,名聲享譽加拿大,深受熱愛戶外活動的美加人士喜愛。

 

河流上方清楚標示著「危險,請勿跳水」,可是,興奮的泳客們完全無視於警告標示,一旁的幾位美女救生員們,也只是無奈的聳聳肩,只能緊盯着下水人群飄流的方向,擔心一個不留意,哪個不幸的泳客,會被海流帶出安全範圍呢!

 

後來呢?

前文提到我們最初見到的兩座燈塔,就整體而言,雖不特別重要,但位於加拿大歷史遺產三河流域(Three Rivers),也就是蒙特克河(Montaque River)、布魯德奈爾河(Brudenell River)及卡丁根河(Cardigan River)三河交界南邊,鄰近早期法國移民登陸地點,頗具歷史價值,自2004年起,獲指定為加拿大歷史遺產流域之一。很有緣地,後來我們搬到河岸附近,所以,此處也成為我們每日散步,觀賞三河流域美麗景觀的好地方。

 

經常島上東奔西跑的結果,我們對於矗立島上各處重要海域的燈塔,以及百年來多數島民賴以維生的漁業經濟,有了一定的認識。

 

本來就愛海,回台後,索性搬到海灘附近,天氣好時,一得空就往海邊觀浪、賞夕陽。同時,才猛然發現,原來故鄉台灣,也是處處有岬角,處處有燈塔,處處有特色,只是過去我們自己不留意罷了!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