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關山鎮有機水稻栽培區自110年第2期作後期發生稻黑椿象疫情至今已逾一年,估計去年(111)年同期田間約有1億成蟲,造成有機區水稻產量嚴重損失,且收割時大量成蟲入侵民宅造成困擾。為解決稻黑椿象危害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本(112)年第1期作已有效控制田間蟲口密度。臺東場並於5月24日上午,在臺東縣關山鎮梓園碾米工廠後方水稻田,舉辦「有機水稻黑椿象防治及肥培管理技術觀摩會」,參加農友一致認為臺東場於本期作進行之稻黑椿象綜合防治相當成功,讓原本已連續賠本3期作無力再繼續施行有機栽培的農友,看到本期作結實纍纍的稻穗後,重新燃起堅持有機栽培的信心。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關山鎮梓園碾米工廠積極推廣契作農戶進行有機栽培,迄今已屆滿3年,有機耕作面積廣達100公頃。由於有機耕作完全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因此在面臨病蟲害威脅時,管理更加困難。在關山鎮水稻轉行有機栽培3個期作後,爆發稻黑椿象疫情,造成農友巨大損失。經由臺東場與產、學、研各單位通力合作下,1年內成功開發防治稻黑椿象的秘密武器。本年3月上旬開始,於防治之試驗田區施用2次黑殭菌後,蟲口數較未防治對照區減少90%,成效顯著;至於成蟲交尾產下之卵塊,則利用第2個武器-釋放卵寄生蜂,讓稻黑椿象卵塊無法孵出若蟲,可大幅降低其後代數量。
臺東場進一步指出,藉由從大自然篩選的天敵,提供農友具體有效的稻黑椿象防治技術,目前田間稻黑椿象密度已較去年大幅減少,大多有機水稻栽培田區已正常抽穗,估計本期作收成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在各單位密切合作下,掌握稻黑椿象為害習性,研究並開發出適用於有機栽培之防治技術。稻黑椿象危機目前暫時解除,臺東場呼籲農友,後續仍需以病蟲害綜合管理(IPM)的觀念,以「預防、監測、干預」適時導入各項措施,將病蟲害控制在可接受的風險之下,奠定稻作永續經營根基。
臺東場與苗栗場、中興大學合作,成功開發稻黑椿象有機防治技術。陳信言場長主持有機水稻黑椿象防治技術觀摩會,說明關山有機水稻黑椿象危害已獲得控制。(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稻黑椿象有機防治技術 臺東場x苗栗場x興大成功開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