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1年底11本客庄村史發表之後,第二期的客庄村史,2023年底即將撰寫完成,客庄的文化、歷史脈絡和產業發展等,能夠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讓外界認識與了解,帶您一起來認識幾位撰寫客庄村史的作者。 來到新竹北埔老街,這一味擂茶冰沙,絕對是少不了的代表性美食,徐薀文大學畢業沒幾年,就回到故鄉開設茶飲店,平常除了做生意,也在攻讀碩士學位,去年還投入了撰寫村史的行列。 客庄村史作者 徐薀文:「當初知道這個計畫,其實是學校的老師有提到,然後我自己就去查了一下客委會啊!或者是其它的,剛好有學姐也寫過,然後我就問她,然後她就說有興趣的話其實可以寫寫看,加上我自己又是完全的純粹的在地人,我們家在北埔的話,我算是第五代,我的村史也不會說,只是以純粹的歷史記載為主,我覺得還是跟現代生活還滿貼近的,我希望可以多一點,就是跟生活有關的事情。」 「哈囉,哈囉,我們把那個櫃子一半都清給他,對!我就說我會把櫃子全部清給他,我本來昨天要清,對啊!應該要清給他,我覺得他的茶應該,應該要多賣一點。」 也因為希望村史內容可以更加生活化,所以徐薀文常常會在北埔老街串門子,透過和店家的互動,豐富自己的資料深度與廣度,不僅如此,老街附近的山野也是她的寫作題材,常常一個人車子騎著,發掘文化紋理、尋找靈感。 客庄村史作者 徐薀文:「我在這邊會迷路啊!我阿婆在這邊絕對不會迷路,我以前應該很少很少,就是一個下午空下來給我阿婆,但是我現在就是,阿婆妳什麼時候有空,對 就是跟長輩的互動,或是跟附近鄰居的互動,都跟以前不太一樣。」 離北埔老街不到十分鐘的車程,純樸的田園風光,青山圍繞的景色猶如世外桃源,如此遠離塵俗的人間仙境,正是楊寶蓮筆下的創作來源,有了上一本村史的撰寫經驗,楊寶蓮要再為客庄留下更多精彩的敘述。 客庄村史作者 楊寶蓮:「一般人了解的全部是北埔的老街,南坑跟外坪那麼漂亮的地方,所以我後來就縮小範圍,我就北埔的老街這些都不寫,專門寫這個叫做南外社區。」 對其他寫客庄村史的作者來說,資料收集和整理往往充滿挑戰,而楊寶蓮還有打字速度慢的問題,不過她卻是甘之如飴。 客庄村史作者 楊寶蓮:「我有的是時間,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對於這個眼睛來說也傷害很大,因為到後期也有白內障,還有乾眼症的問題,但是休息休息,那個葉黃素多吃一點就好了。」 繼2021年底11本客庄村史發表之後,第二期的客庄村史,也即將在2023年底撰寫完成,也讓外界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去認識客庄的文化,歷史脈絡和產業發展。